祖刚、悦雷、新华
2021年12月,一部反映中朝深厚战斗友谊,弘扬“继光”精神的经典歌剧《同心结》(编剧:田川、任萍;作曲:黄庆和、王云之、刘易民)作为文旅部组织的第四届中国歌剧展演的五部经典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同心结》)在艺术顾问乔佩娟、四川交响乐团吴灵峰团长及众多艺术家,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守正创新,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保留了原作品中的精华——全剧的经典唱段,并在音乐呈现中进行了简单故事情节的穿插,圆满完成了歌剧《同心结》(音乐会版)的排演工作。
得到此消息后,一些当年参加这部歌剧的老同志们都很欣慰。日前,笔者拜访了原总政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作曲、著名作曲家王云之老师,回想起40年前的创作历程,老艺术家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戏剧和音乐所赋予的鲜明主题而废寝艰辛的努力工作的历程。
1979年,编剧丁毅、田川,作曲王云之、刘易民创作的歌剧《傲蕾·一兰》(经典唱段至今广为流传)成功搬上舞台后,又立即接到新的创作任务,为纪念“抗美援朝30周年”,决定以黄继光为题材,创作一部弘扬“继光”精神,表现中朝战斗友谊的歌剧,以此铭记为祖国英勇献身的英雄儿女们。他们即刻马不停蹄地深入部队,奔赴前线,收集素材,体验生活。与官兵们执勤训练,并赴黄继光作战的前沿阵地体验,经常身处险境,令部队向导十分紧张。尽管环境艰苦、困难重重,但被英雄精神感动,全然不顾。
(主创人员王云之(左一)田川(左二)深入前线体验生活
回京后以亲历的真情实感马上投入创作。编剧田川、任萍自小参军,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军旅作家,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有着丰富的部队生活经验。他们以抗美援朝为背景,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为主线,创作组经过慎密思考,将歌剧原名《黄继光》更名为《同心结》,由黄继光勇堵枪眼的个人壮举扩展引申到整个群体和中朝友谊,以曲折生动的情节描述黄继光和战友们在反侵略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和中朝并肩作战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唱词饱含深意和韵律感,精彩感人。剧本完成后,音乐马上进入创作阶段。
(田川(中)、任萍(左二)在黄继光牺牲工事前)
歌剧是综合性的艺术,剧本是根本,音乐是灵魂,在歌剧中起主导作用,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真挚的抒情性,并能推动戏剧冲突不断向前发展。歌剧的唱段是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灵魂深处复杂情感的咏叹,要有浓郁的色彩、独特的性格、鲜明的形象。在创作歌剧《同心结》时,作曲家把人物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结合起来,使人物的音乐戏剧化,戏剧的矛盾音乐化。既有悲壮的颂歌、戏剧性的咏叹调、英雄的主题曲,又根据擅长歌舞的朝鲜族特征,创作出轻快热烈的舞曲:《兰溪河流水清清亮亮》《千难万险不回头》等。具有特色的舞蹈场面,丰富了舞台,增添了具有诗意的浪漫色彩。
作曲家用富有诗意的音乐来表达一个年轻的战士舍身勇堵枪眼,彰显黄继光的无畏英雄气概,进而感染并激发起观众内心情感与波澜的激荡,使观众在艺术的熏陶中,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英雄的壮举产生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与遐想,在无形中得到启迪和陶冶。
作曲家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创作出了主题曲《同心结》《红杜鹃,金达莱》《阿妈妮,你在哪里?》《站在这燃烧的小村庄》《我们本是一家人》《我的家就在这山村里》《黑夜沉沉漫无边》《抬头仰望夜黑的天》《妈妈送儿参军上战场》《兰溪河流水清清亮亮》《小黄同志遭凶险》《几番寻找都叫人失望》《天上高飞的大雁啊》《放心吧,阿妈妮》《山间的疾风啊》《江河断流情难舍》《阿妈妮啊阿妈妮》《月亮啊你快快升起》《千百门大炮昂起头》《千重山啊万里云》《祖国啊,亲爱的母亲!》《等我把立功喜报寄回家》《千难万险不回头》《班长啊,你松松手吧》《接过血染的红旗》《独胆英雄黄继光》《亲爱的祖国,再见!》等数十首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演唱排练时一片欢呼声。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王云之很是感慨……
那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王云之,不仅要参加创作主要角色唱段及合唱、舞蹈音乐等,还承担整部戏的配器工作(那时没有键盘输入,全部手写),之前虽有合作创作四部大型歌剧的经验,但此次题材的重大不能掉以轻心。高度的责任感使其多日几乎彻夜不眠。旋律、配器全部音乐总谱完成后,创作员、团领导及演员们心情激动。导演韦明,指挥刘森,演员秦鲁锋、王淑慧、巫扬、李凤书及全团演职员共同努力,以极大的热情,精益求精的团结精神投入排练中。不久后,一部闪耀着时代光辉的作品成功搬上舞台。当交响乐伴奏的主题曲《同心结》响起时,“命运相同心相依”的歌声与剧情融为一体。炮火连天的战争画面与浴血奋战的年轻面庞扑面而来,观众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歌剧所营造的恢弘,在激昂与抒情的旋律中受到强烈的冲击与感染,感动泪奔,被剧情带上高潮。演出时掌声不断,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
1981年在中国戏剧家座谈会上,作曲家羊鸣评论说:“总政歌剧团继歌剧《傲蕾·一兰》后又献上了一件翠绿的花朵,歌剧《同心结》的创作与演出,给首都文艺舞台增添了春色。看过演出的人都称它是一部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好戏,是激励斗志的正气歌”。评论家叶琳说:“总政歌剧团排演的《同心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激励斗志的正气歌”。评论家田辛说:“这是歌剧舞台绽放的一朵鲜花,通过塑造黄继光,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的友谊之歌……”
(二排左四,任萍;二排左十,田川;三排左五,王云之;三排右二,刘易民;四排右一,黄庆和)
不久上级指示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公映后反应强烈,各部队争相放映,弘扬了正气,歌颂了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影片曾被译成朝文在朝鲜放映引起强烈反响,继光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朝鲜记者专程来华观看釆访歌剧《同心结》给予此剧高度评价并与主创人员合影留念。
(1958年田川等随前志愿军代表团访朝,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中)接见)
(歌剧《同心结》主创人员与朝鲜记者(中)合影,第一排:左二黄庆和,左四田川,右二任萍;第二排左二刘易民,左三王云之)
谈到主题曲“同心结”,王云之在创作构思时,立求要温馨亲切、抒情流畅,要无畏中蕴含着平凡,坚毅中蕴含着柔情。在不到两分钟的序曲中,以非常精炼的音乐语言,将《同心结》音乐主题贯穿整个乐曲中。以主导音乐动机,不断快速模进、分裂、发展,表现战争的紧张激烈。推向高潮时,《同心结》的主题旋律出现,舒展而开阔,表达了黄继光钢铁般的意志和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以“动力再现”的手法,干净利落地完成歌剧《同心结》序曲。
在异国他乡;在浓郁的朝鲜民间音乐的欢迎舞曲中;在众人传看这个同心结信物中,“同心结”的音乐以女声独唱、女声齐唱及混声大合唱的形式出现,更加意味深长。当朴妈妈为黄继光缝补军装时,无意中发现同心结,此时此刻,“同心结”旋律以小提琴独奏的形式出现,深情而坚毅,进一步地深化了歌剧《同心结》的音乐主题。在黄继光奋不顾身扑向敌人枪眼时,唱词中又出现:“同心结贴在胸口上,冲上去!冲上去!……”表现出黄继光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同心结”音乐主题贯穿全剧,是该剧所要表现的核心内容。
在讨论研究设计黄继光的唱段时,创作组一致认为黄继光自幼家境极为贫寒,解放后重获新生,在当地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抱着热爱祖国,对祖国和人民无比忠诚,对敌人无比愤慨,对朝鲜人民充满深情,奔赴朝鲜战场。他思念家乡,思念慈爱的母亲,感情质朴自然。从一个普通战士(通讯员)成长为感天动地的英雄,他的唱段应朴实而生动,要抒情与英雄的颂歌相结合,并将中朝民族音乐融为一体,以英雄的壮举将音乐推向高潮。如:《站在这燃烧的小村庄》《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祖国啊,亲爱的母亲!》《等我把立功喜报寄回家》《亲爱的祖国,再见!》………
(歌曲《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片段)
(歌曲《亲爱的祖国,再见!》片段)
在创作朴顺姫的唱段时,王云之被这位善良勇敢的朝鲜小姑娘深深地感动,并为之动情。具有朝鲜音乐风格的人物唱段《阿妈妮你在哪里?》《我的家就在这小山村》《几番寻找都叫人失望》……情感真挚、悦耳流畅,令人回味不尽。尤其一首令人潸然泪下的经典抒情歌曲《月亮啊快快升起》也是顺姬的核心唱段,真挚抒发了她祈求幸福,盼望和平,盼望月亮升起及志愿军到来。歌词美、旋律美,深沉委婉,质朴自然,娓娓情深,如泣如诉,表现出中朝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结尾部分情绪激昂,表现出对敌人的愤慨和保卫家乡的坚定信心,把剧情推向高潮。《歌剧》杂志在专题文章中评价这首歌时称:“第四幕结束前那段咏叹调《月亮快快升起》也因为其动人的旋律并与戏剧情绪完美的契合,堪称中国的“月亮颂”……以《月亮快快升起》旋律编配的幕间曲“乐思升腾跌宕、情感起伏曲折、抒情激越文汇,极致的美感让聆赏者欲罢不能,回味悠长…美得不可方物,与歌曲《月亮快快升起》的前后呼应,成为本次音乐会版音乐演译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之一”……那时演员每次演出都热泪盈眶、感人至深,歌曲至今广为传唱。
(歌曲《阿妈妮!你在哪里?》片段)
再如歌剧中的第六场,朴顺姬率领朝鲜妇女们,头顶弹药箱翻山越岭,从硝烟火海中向前线运送弹药的舞蹈与女声合唱《千难万险不回头》起,一直到黄继光等战士们在《千百门大炮昂起头》《亲爱的祖国,再见!》《志愿军战歌》的音乐中继续摧毁敌堡以及黄继光最后用火热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40年后的今天仍然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同心结》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黄继光”精神的时代光辉。我们为讴歌“黄继光”及战友们在反侵略斗争中与朝鲜人民结下的深厚战斗友谊,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歌剧团《同心结》创作组成员是一支多年从事歌剧创作的老艺术家们,先后参加创作了《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草原之歌》《刘胡兰》《夺印》《翠玉岛》《海霞》《杜鹃山》《峥嵘岁月》《壮丽的婚礼》《傲蕾·一兰》《同心结》《火红的木棉花》《两代风流》等多部大型歌剧。编配《民族的心声》,组织创作排演歌剧《党的女儿》《芦花白·木棉红》及创作《李月娥还乡》《山林路上》《军营儿女》《高原情暖》《沙海中秋》《海岛女民兵》等数部小型歌剧。江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王云之团长,并做重要讲话,发往全军。老一辈的田川、任萍等同志均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这是一支多年从事歌剧创作,历经考验的专业歌剧创作队伍。他们不为名利,坦诚相待,为歌剧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81年歌剧《同心结》搬上银幕后,编剧丁毅、田川,作曲王云之、刘易民又接受了创作反映自卫反击战的歌剧新任务,即刻奔赴法卡山、扣林山等前沿阵地,开启新征程。第二年,一部大型歌剧《火红的木棉花》成功立于舞台,那是一个真诚合作,令人难忘的火红的年代。
与王云之老师交谈,我们深受鼓舞。从1979年的《傲蕾·一兰》,1980年的《同心结》到1981年《火红的木棉花》,剧作家田川与作曲家王云之等密切合作,连续三年,每年一部大型歌剧成功上演,这在歌剧史上实属罕见。
(左:歌剧《傲蕾·一兰》剧照;中:歌剧《同心结》剧照;右:歌剧《火红的木棉花》剧照)
步入新时代,我们更应不断学习老艺术家们追求卓越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正如总书记所说:“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让红色经典永流传,让英雄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荡涤灵魂,经典永存!并以此告慰为此剧诞生付出辛勤努力已逝去的田川、任萍、黄庆和老艺术家们!
王云之在他个人的艺术生涯里参加或独自作曲创作了《海霞》《杜鹃山》《峥嵘岁月》《傲蕾·一兰》《同心结》《火红的木棉花》《两代风流》等多部大型歌剧及《风雪边境》《山林路上》《高原情暖》《军营儿女》《沙海中秋》等多部小型歌剧。编配歌剧精选《民族的心声》,组织创作排演歌剧《党的女儿》《芦花白·木棉红》均任艺术总监。为几百部集电视剧作曲,屡获大奖。王云之在歌剧界、影视界,曾被誉为“具有开拓性的作曲家”,卓有声望,为人低调,朴实无华,得到业界及学生们的尊重。
《同心结》这部经典之作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旗帜召唤,丰碑永存,穿越时空,英雄精神,永续人间!
再现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保留原作精髓,让经典的唱段,感人的剧情,重现舞台,让英雄形象在舞台上延续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时代不同了,在致敬经典的同时,努力创新,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舞台技术及艺术形式上的变化,共同为这部艺术作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用音乐会的形式演绎民族歌剧,展示音乐艺术之美,用更新颖的方法弘扬“继光”精神,四川交响乐团做出了巨大贡献,向四川交响乐团的领导及全体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