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作家,冯骥才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着特别旺盛的创作力和生命力。很多作家都有一驾或者两驾“马车”,而冯骥才同时有四驾“马车”:画画、写作、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3月11日是冯骥才80岁生日,虽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依然保持着令人钦佩的活力。
近日,记者采访到冯骥才,他说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时间。”
冯骥才
小说集《多瑙河峡谷》
文学圈
非常罕见独特的作家
成为作家之前,冯骥才是个画家,而成为作家之后他也一直没放弃画画。他对社会有非常大的直接参与意愿,比如他曾在文学圈“消失”20多年,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致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直到2014年,下田野的时间少了,在书斋里的时间多了,他才重新把写作拾起来。
2018年,恢复文学写作的冯骥才,凭借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如今80岁的他,一边出小说集《多瑙河峡谷》,敏锐地写出当下社会年轻人的爱与痛,同时仍将不少精力用在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上。身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的他,正在密切张罗着将非遗专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招收非遗专业人才,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化、可持续保护。
作为作家,冯骥才或许称不上是版税最高、书最畅销的作者,他目前也没有因为某部作品被改编成热门影视剧而名气水涨船高。但是冯骥才做的事情,未必是其他任何作家能轻易做到的。
文学的活力跟生命的活力是分不开的。这种对生命的热情,对社会的关切之心,让冯骥才成为当下文学圈非常罕见、独特的那一位。
八十岁
对人生的理解更深透
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九,是冯骥才80岁生日。一般过80岁大寿的老人,会有很多人给他祝寿,但冯骥才说,他不愿这么过,“我有两个想法,一个就是与母亲一起吃碗面。我母亲今年105岁。80岁的人还能与自己的妈妈在一起,太难得。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我们学院搞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不是给我祝寿,是拿我的生日说事,做一点研究。有的作家在故乡出生,长大之后就飞走了,像鸟一样,然后到社会上闯荡,拥有很多人生阅历。我不这样,我从出生到现在,基本是在天津,全在一块土地上。我想引发大家做一个讨论,通过我和天津这片土地的关系,讨论知识分子与他的故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讨论应该是有意义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刚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冯骥才充满了创作激情,但身体却扛不住了,忽然重病一场。在他大病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作家严文井先生,给冯骥才写过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这句话的大意是你一定要努力活得久些。只有活得久,你对人生的理解才会更深透。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人生、对命运,对人、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只有你活得长,才能把生活的各个面都看到,人生也才可能更丰富、更深厚。”
画画让他“看见”
笔下人物面貌
在成为作家之前,冯骥才画过15年画。现在当然还在画,但是不多了。现在,绘画对他是更私人化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心灵生活感受,一种排遣,一种抒发。文学则更多地承担了社会的责任,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读者一起认识生活。
冯骥才体悟,文学影响了他的绘画,比如说绘画追求文学性,追求诗意,追求意境,这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特别是文人画的传统。反过来,绘画也影响他的文学写作。因为绘画跟文学有共通性的一点,就是都要产生视觉形象,唤起读者的一种形象的想象。另外要给读者营造一个看得见的空间,看得见的人物,看得见的景象,而且越鲜明越简洁越好。所以,冯骥才说,在写作时,他能看见笔下的人物,“比如说人物面孔的很多细节我都能看到。看到了这个人物,跟没看到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对冯骥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珍珠鸟》《挑山工》等都是进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名篇。在这些不长的篇幅里,写出了耐人寻味的气象,这也是冯骥才的拿手好戏。今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多瑙河峡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一篇就是同名小说《多瑙河峡谷》。这个小说讲述了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因为生活的变故以及带来的误会,彼此成为了陌生人的命运故事。人的脆弱,人的有限性,以及什么是爱等主题,令人思索良久。作为一位“40后”,冯骥才对于当下社会人心的观察,非常犀利而新潮,而且文中语言的使用也非常新鲜。
1979年,冯骥才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回想当时的感受,冯骥才说:“那是我第一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跟贾大山等作家一起,我们都才30多岁,很年轻,感到很兴奋,觉得自己登上了一个很高的新台阶,能获得更多人注意,特别有成就感。”
差不多40年后,76岁的冯骥才获得(2018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此时,他说,文学奖其实是属于年轻人的,他这个年纪获奖,是对他的鼓励和安慰,让他觉得“这老头还行,还能接着写”。
曾踏遍七省几十个村落
进行古村落普查
从1990年到2013年,冯骥才投身于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义无反顾与时间赛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此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曾跑遍全国,对56个民族的建筑、手工艺、民俗、民间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地毯式文化普查和整理保护工作。那20多年,冯骥才的名字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等文化行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津老城拆迁,为抢救文化遗迹,冯骥才组织文化专家进行抢救和保护,请来学者、摄影家等百余人勘访、考察、拍照,编辑出版了大型历史文化图册《旧城遗韵》,从而有力地保护了天津老城文化遗迹。
冯骥才认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箱底”是在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有独特的民俗,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他曾不辞辛苦,踏遍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7个省的几十个村落,对古村落进行了初步登记普查。
在跟文学“阔别”的20余年里,他的心也并没有真正远离文学。有时他在考察的路上,置身汽车里,心已经飞到了小说世界,总有各种各样的灵感冒出来。可车一停,他又不得不奔赴民间文化的田野,刚刚冒头的文学灵感有时便消失无踪。
然而冯骥才并不后悔,因为他一直坚信,保护国家民族的文化,高于个人创作。“况且,无形中也积累了很多对于生活、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情感的认识。这些无形的积累,将来也一定会融入到我的文学里。”
虽然现在冯骥才又开始文学写作,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放松,“现在去外面跑得少了,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力。如果让我回到60岁,我还是要放下小说,还是要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场去。而且,现在文化遗产保护还有不少新问题,还有大量的事情没有做。”
让冯骥才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层面已经批准、支持在高校里建立非遗学科,以更多地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专业人才。冯骥才也在非遗保护的相关学科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说,前20年我做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抢救性保护,今天要做的则是科学保护。就是说,当文化遗产被抢救之后,要有专业的人才来持续性做这件事。”
虽然3月11日就满80岁了,但冯骥才坦言,自己的心理年龄、身体的感觉,“仍然是50岁到60岁之间。虽然思维上不如50岁、60岁那么敏捷,但在敏感度上还是可以有。”
或许不少人会说,一个作家心系文化遗产保护,多写写文章呼吁呐喊就行了,为啥一定非要投身去做?冯骥才的回答是:“如果一辆车忽然要撞倒一个孩子,你就在身边,你当然要去救。你会只喊喊吗?我的反应是,一定会扑上去救孩子,这是我的心情。”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