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时期,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后赵光义对辽国的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赵光义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宋太宗赵光义对辽朝渐渐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再也无意北伐。但辽朝对北宋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宋廷朝野震动,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害怕的马上想马上迁都南逃,而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虽然很害怕,但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胆小畏战的骂名,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于是辽、宋两军在澶州城内外对峙,辽国名将萧挞凛字恃勇猛,无惧于宋军,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北宋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到了萧挞凛,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而亡,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得知萧挞凛身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此时辽国却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尽管辽国这次出兵进展顺利,但是战线拉得过长,补给也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的腹地,马上还有几十万宋军也快到达澶州,万一此战失败,则后果不堪设想。
辽国的萧太后也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人,在出兵攻打宋朝的时候,她就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对赵恒说,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宋真宗赵恒畏敌如虎,只想讲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和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辽国讲和。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宋真宗赵恒财大气粗,不在乎钱,但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就对使臣曹利用说道:"割地免谈,钱给多些不必心疼。"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于是曹利用领命去了,此时契丹求和心切,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契丹三十万银绢的数字。曹利用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赵恒问曹利用:"到底许给契丹多少银两啊?"曹利用伸出了三个指头,赵恒看了说道:"啊!这太多了!哎,三百万就三百万吧!咱们宋朝不差钱!"结果曹利用说道:"三十万两。"宋真宗赵恒听完又是"啊"地一声大叫,然后高兴的夸奖道:"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赵恒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澶渊之盟是宋朝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对宋朝而言,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
澶渊之盟,是宋朝在胜券在握时和辽国议和,那么,究竟是为国为民还是祸国殃民?亲爱的读者,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