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琪)中国前射击运动员、奥运冠军王义夫传递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火炬,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参加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比赛夺冠时佩戴的头盔,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志愿者专用徽章及工作手账……3月30日,“清华人奥运情”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开幕,通过40块展板、16个展柜、60余件珍贵的档案实物,讲述清华与奥运的渊源联系。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体育部、学生部、研工部、团委联合主办。图/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冬奥会花滑冠军现身专题展,多位健将曾在清华深造
“希望冬奥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体会冰雪运动的乐趣。”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韩聪也来到现场,手中握着一枚金灿灿的金牌。这是他和搭档隋文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摘得的金牌,也是中国花样滑冰历史上的第二枚金牌。
中国摘得首枚冬奥会花滑金牌是在12年前,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申雪和搭档摘得冠军。如今,申雪任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会旗护旗手之一。3月30日,申雪也来到清华大学校史馆,为展览揭牌。
申雪也是清华人。记者了解到,申雪于2019年入读清华大学冬奥赛事管理专业硕士。
不少奥运健将都与清华结下渊源。1999年,中国前射击运动员、奥运冠军王义夫和曾获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子气步枪第四名的妻子张秋萍一同走进清华读书,并参与复建清华大学射击队,先后任教练。该队复建以来,共获国内外大赛奖牌700余枚,培养出包括杨倩在内的国家级运动健将20余人、国际级运动健将10余人。
1992年冬奥会上实现中国冬奥奖牌“零的突破”的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1994年进入清华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勇夺乒乓球女子单、双打冠军的中国首位四枚奥运金牌得主邓亚萍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此外,曾在奥运赛场拼搏争先的黄志红、肖俊、单红、田亮、肖钦、郭跃、赵宏博、杨凌等也先后在清华深造。
韩聪将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金墩墩”一并带到现场,引来不少参观者围观、合影。问及是否会考虑到清华大学深造,韩聪打趣称:“考虑。考虑来读博。”
北京冬奥会双人滑冠军韩聪在展示冬奥会金牌。图/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冬奥会志愿者徽章、工作手账成档案馆藏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生刘迪波担任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他与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ASOIF)主席、80岁的弗朗切斯科·里奇·比提成为了一对忘年好友。里奇·比提给刘迪波的一封长信中写道:“你如同我的朋友一样,为我安排好了在北京期间的一切;你是一个善良而且真诚的年轻人;下次再来欧洲,请记得联系我……”
这段故事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关注。3月30日,这封信出现在“清华人奥运情”专题展览中,和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志愿者专用徽章、工作手账等展品,静静躺在清华大学校史馆的展示柜中。如今,它们已成为清华大学档案馆的馆藏。
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志愿者的专用徽章、工作手账和收到的感谢信。图/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清华结缘奥林匹克运动始于建校初期。1913年首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清华就有6位选手参赛。1936年,中国首次官方组团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清华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部分训练场地和指导,清华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教授任中国代表团总教练,夏翔教授等多位教师参与了训练工作。
现场展出的展品中,还有马约翰1926年在美国春田大学的毕业证书和毕业论文《运动的转化价值》,有清华教师参与传递的奥运会火炬,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胸卡和纪念徽章等。
展览还呈现了清华大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的贡献。清华大学完成了若干比赛场地和三大赛区火炬台等设计;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参与项目最多的单位,共牵头7个项目18个课题、参与38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公共安全保障、全球传播、新能源汽车、疫情防控等多方面;1210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150名“志愿者的二次方”为全体志愿者提供服务保障。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