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非遗 广西:非遗“活”起来 文化兴起来 广西少数民族有哪些
2022-04-29 14:35:28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非遗 广西:非遗“活”起来 文化兴起来】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各族群众对非遗保护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区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遗的作用。
 
“让非遗‘活’起来,文化‘兴’起来,让各族群众的好日子天天都在歌里过。”广西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周建洪表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应有之义。
 
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粟俊摄
 
挖掘整理,完善名录体系
 
壮剧、彩调剧、五色糯米饭、六堡茶、坭兴陶、壮族织锦……4月初,在2022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广西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让市民和游客赞叹不已。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沿边沿海沿江,地理复杂,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非遗资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多彩。
 
2006年,广西19个非遗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此后,广西相关部门和单位持续展开非遗普查,挖掘、搜集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类非遗项目线索,并组织、指导各地做好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了完备的非遗资源档案,完善建立国家、自治区、市、县(区)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广西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70项、914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分别为49人、936人;1个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16年11月,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近二十年来,广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关注、民众积极参与保护传承的局面初步形成。但与此同时,非遗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项目的保护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还不多,政策保障力度和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的顶层设计。”广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田宇表示,《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能够有效地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壮锦宾阳摄
 
传承保护,推动非遗走进大众
 
4月14日,南宁市青秀区维也纳森林幼儿园,广西青年芦笙演奏家贾征前来为小朋友们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小朋友们身穿民族服饰,体验了芦笙演奏、竹竿舞、扁担舞等民族文化项目,乐翻了天。“非遗进课堂,让幼儿感受少数民族非遗之美,文化之美,让各民族幼儿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园长王萍说。
 
2012年以来,每年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主要民族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定主题日,广西组织举行非遗活态传承系列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在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将壮族织锦、苗族刺绣、侗族百鸟衣等代表性非遗项目以兴趣课堂、绘本教材等形式,进入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中。
 
“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活动,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能够让孩子们自觉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能让非遗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周建洪表示,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非遗传承不仅需要加大传播普及力度,还要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实施意见》强调,要通过拓宽传播渠道,打造非遗展示传播品牌、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点)活动,策划举行文化品牌活动、文化惠民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手段提升广西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将非遗保护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将非遗内容融入课程教材、开展教育传承活动,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开设非遗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建设一批自治区级中小学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此外,积极推动非遗“走出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鼓——云雷纹大铜鼓宾阳摄
 
开发利用,活化非遗资源
 
“男吹芦笙,女跳踩堂”“芦笙一响,脚板就痒”,融水苗族自治县各族群众开展旅游演艺、民俗展示,挖掘非遗资源,融入生产生活当中。目前,融水有民族节日138个,被誉为“百节之乡”。其中,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苗族系列坡会群最具代表性。
 
“依托特色民俗,融水打造了芦笙斗马节、苗年、打同年等系列节庆活动。同时,在主要景区常态化开展芦笙踩堂、服饰展示等表演和体验项目,形成了‘天天有表演、月月有节庆、年年有大型活动’的文化活动品牌。”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俗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探索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融水是广西活化非遗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创新性地打造了“广西有戏”“广西有礼”“广西有味”等戏曲、文创、美食系列非遗品牌,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等非遗集中展示、宣传、推广活动,有力推动了广西非遗保护传承“活”起来。
 
“根据《实施意见》,广西将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融合发展,促进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周建洪表示,同时,加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脱贫地区非遗保护传承,让非遗成为推动广西红色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弘扬、中外文化交流、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劲力量。
 
按照规划,下一步,广西将挖掘和整合特色非遗资源,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点),培育非遗与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和示范区,探索将特色非遗资源引入市场,推动将非遗传习场所、示范基地等保护工作平台纳入旅游线路,推出一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此外,支持各地规划和打造一批非遗特色街区、村镇,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民宿、主题酒店,发展非遗特色夜间经济,创新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夜间体验项目,发展夜间传统戏剧和曲艺表演、山水实景演出以及非遗展示体验等,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广西少数民族有哪些】
 
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
 
1、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39%,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2、广西的少数民族比例占比很大,且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壮族,且从历史上本土的人口构成相对汉族而言少数民族一直占较大比重,相信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也是考虑到尊重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地位,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区,而壮族又在其中占最大比例且是极大比例,因此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3、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是广西人民最热闹、最兴奋的民族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广西人民会唱山歌、跳壮舞、看斗牛、品美食、游美景、赏民俗,举行各种各样姿彩纷呈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为八方宾客和海内外游客奉上一份规模盛大、全民欢庆、风情浓郁的饕餮盛宴。
 
【广西民族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柠檬鸭
 
柠檬鸭是广西南宁的特色菜肴,是选用正宗谷糠喂大的土鸭为主料,切块和咸柠檬等配料一起用花生油爆炒,再加水用文火细焖至熟透,最后蘸着秘制的酱料食用。柠檬鸭吃起来酸酸辣辣的,香而不腻,比较开胃。
 
二:灵马鲶鱼
 
灵马鲶鱼是武鸣县灵马镇的本土名菜,是广西餐饮界里非常响亮的一个品牌。这道菜在选材上十分讲究,一般只用1.5公斤左右的野生鲶鱼,而野生的鲶鱼现在越来越少,所以这道菜的价格也越来越贵了。
 
三: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是广西荔浦地区的传统名菜。芋头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当主食,营养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有“皇帝供品”的美称。荔浦芋更是被称为芋中之王,个大饱满。荔浦芋扣肉是用经过油炸的芋头、猪五花肉、桂林腐乳、三花酒、胡椒等调料一起腌制后蒸制而成,吃起来酥香味美。
 
四:马肉米粉
 
马肉米粉是广西桂林的一绝,可以和桂林的奇山丽水相媲美。桂林米粉本身就是桂林市的传统小吃,具有白、嫩、爽、香等特点。马肉米粉的马肉也分不同的做法,有腌、腊、卤、酱等多种,下米粉的汤也是用马骨熬制而成的,喝起来味道极其鲜美。
 
五:醋血鸭
 
醋血鸭是桂林全州的特色名菜,是采用夏天上市的子鸭为主料,杀鸭子时把鸭血留下来,加入酸醋,再配上嫩姜或者苦瓜,把鸭肉先煮后焖,出锅前再加上醋血即可。吃起来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六:纸包鸡
 
纸包鸡是广西梧州的传统名菜,选用农家散养的三黄鸡为主料,配上老抽、姜汁、八角等多种调料先腌制,再用纸包裹放进花生油里炸熟。这样炸出来的鸡肉又鲜又嫩,气味芳香。个人觉得和叫花鸡有点像,但是肉更香。
 
七: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是广西巴马瑶族的特产,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称。巴马香猪是一种品质优良而且珍贵稀有的小型猪种,具有骨细皮酥,肉质细嫩的特点,其肉吃起来荤而不腻,特别鲜香,所以被外地人称为“香猪”。
 
八:田螺酿
 
田螺酿是广西阳朔的特色菜,阳朔的田螺个头大,味道鲜美。所谓田螺酿还不仅仅是田螺肉,而是先把田螺的肉掏出来,加入猪肉、香菜等调料一起剁碎,再塞进田螺壳里烧制而成。这道菜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以前我是不敢吃田螺肉的,感觉太脏了,但是自从吃过这道菜之后我爱上了田螺肉。
 
九:横县鱼生
 
鱼生其实就是生鱼片,横县人吃鱼生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其实吃生鱼片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横县这里的生鱼片极其讲究,一般只选肉多刺少的野生花鱼,这种鱼肉紧致,吃起来有嚼劲。
 
十:白灼沙虫
 
白灼沙虫是广西北海的招牌菜之一,沙虫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软体生物,学名叫“方格星虫”,平时生活在海边的沙地里,涨潮是就会钻出来。这道菜很多外地人不敢吃,比如我就没敢动筷子,朋友说吃起来比较爽脆,挺有嚼劲。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