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线上太极拳习练营活动成功举办】
里斯本6月18日电(记者温新年)历时3个月的“习练太极、弘扬文化”葡萄牙线上太极拳习练营18日闭幕。葡萄牙太极拳爱好者、在葡汉语教师等50余人学习了传统杨氏太极拳基础十三式,23人获得结业证书。
太极拳习练营项目由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主办,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得到了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在闭幕致辞中对习练营学员们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并感谢太极专家杨大卫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教学。他说,中国驻葡使馆将继续加强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葡萄牙中华艺术中心和各孔子学院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广、弘扬太极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提高两国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若昂·巴雷罗说,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的使命是传扬中国语言文化,这次习练太极拳活动正是对学院所肩负使命的体现,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的中国语言文化活动。
葡萄牙中华艺术中心主任纳尔逊·巴罗佐分享了他40年习练太极拳的感悟。他说,太极拳不仅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徐翔鸿和杨式太极拳亲族传人傅清泉在闭幕式上对习练营活动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和气功的区别是气功成为太极拳基本功练习的重要内容,而太极拳的一些方法要领也成为气功界人士缔创太极气功的借鉴内容。
一般认为太极拳是动中求静,气功是静中求动。首先,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太极拳动的是四肢身体,气功动的是意念引导下的内气;太极拳静的是心态平静,气功静的是肢体外表,可见两者的动与静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其次,气功静中求动是求内气运动;而太极拳动中求静只是一个手段、一种方法(以静御动),静不是目的,它真正追求的目的,也是内气的动,心平气和(静),才能很好地运用意念(用意不用力)并在拳势的导引下达到内气运动。
由于这两者都是以促进内气运动为目的,故具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殊途同归的功效;对于养生来说,不但可以同练,而且最好同练。
因为太极拳要达到内气运转比较费时,光是练拳架从不会到精熟,在业余条件下,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而练站桩身上没动作,专心松静,用意念,随呼吸导引内气在体内转,一门心思;就比较容易“得气”。
当你在站桩过程中有了内气潜转的真切感受,便能帮助你在练太极拳时,通过放松用意不用力,再配以拳势呼吸,也就会比较容易捉摸到内气随拳势而流动。再反过来,由于拳势的整体性、多样性、多变性,忽左忽右;忽进忽退,这就必须要有相当于大周天的内气周身运转相配合。
这样的内气周身运转,也就会促使你在站桩中,内气运转由原来的小周天任督二脉运转,扩展到遍及全身的大周天运转。“大周天”不像传统练法那样繁琐:要记忆十二经络;有关穴位,以及来龙去脉,既不大容易弄清楚,又难操作,弄不好还要出偏等。采取随意用多种方式运转,既可按身体需要随便选择,又可增加趣味以免单调乏味。
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处于有规律与无规律之间,总的规律是:吸升呼降,气沉丹田(升,沿督脉及四肢外侧;降,沿任脉及四肢内侧),吸蓄呼发,让内气“满身能跑”。其实这种内气的随意运转,近乎《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的“气以直养而无害”,是指内气的自然调养修炼,也就是通过吐纳、导引,用意念推动内气的运转和强化。
【太极拳为什么说松力不松体】
首先要明确太极运动的性质。陈鑫在太极拳论中阐述:“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也,不得名为太极拳。”这里贵在“自然”二字,说明太极拳是在完全自然状态下的运动,任何强求和强迫的行为都是不能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处于非常“自然”的状态,比如我们舒心地散步时,我们的思想和身体都是处于十分松弛和十分自然的状态,也不会去想应该如何走,应该哪儿使劲。这时我们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我们没有感觉自己的脚下越来越重,踏地的力量越来越大,反而会感觉脚步轻健而舒适,这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此时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也是太极拳要求的“松”的状态。“松”就是最自然的状态,周身自然不用力。但当我们一练拳时,那个自然的状态就保持不住了。曾在网上看过某大师的教学视频,一个预备式即要求肩要如何沉、手要如何垂、腰要如何松、腿要如何曲、顶要如何悬,一大堆要求下来,学者连如何站都不会了,将固有的“自然”一扫而光,就剩下周身的“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