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一般也可以叫做蒲州梆子,是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006年5月,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Ⅳ-19。
大约于明末清初,山西的蒲州(今永济)、陕西的同州(今大荔)、河南的陕州(今陕县)的黄河流域三角地带就有一种土戏形成并流行。开始人们称它为“乱弹”或“土戏”,又因以枣木为梆,击节演唱,所以又称为“梆子腔”。蒲县柏山庙的石碑中,从康熙至乾隆、道光各朝,有不少关于乱弹、土戏职业戏班演出活动的记载。在山西运城,我们也可以找到众多蒲剧的历史痕迹。
在山西蒲剧艺术学校,我们采访了景雪变老师以及贾锐老师。
在采访过程中,景雪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蒲剧的角色分类、唱腔特点、舞台妆造以及她与蒲剧的人生故事。“中国的蒲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蒲剧能够成就一代一代艺术家朝着为老百姓服务的方向往前走,它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剧种。”在谈及自己与蒲剧的故事时,景老师动情地说道:“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为了一碗饭,也为了自己的热爱,坚持蒲剧坚持了50多年了。最想感恩的人是乔书记,他一直在帮助我,我一辈子都在想念他。”
运城广播电视台《蒲乡情》节目负责人得知我们的实践活动,对我们大学生了解蒲剧表示了肯定,并对我们采访景老师以及关注蒲剧的事件进行了记录。采访过后,景老师与我们亲切交谈,她说:“什么才是好的东西?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而蒲剧作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也更应得到传承和坚守。
在景雪变老师的带领下,蒲剧的后继者们也都展示着属于自己的风采。贾锐老师说:“《阴阳河》作为师傅景雪变的代表作,她也时常鼓励我大胆创新,所以在继承师傅‘担子功’的同时,还想把蒲剧特技‘跷功’加入到《阴阳河》地表演中。这个过程很痛苦,它也被叫做‘戏曲芭蕾’,但是我们孩子能吃苦,能够将这一特技传下去。最终我们同学凭借《阴阳河》片段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奖,地方戏第一名。‘跷功’只能拿时间磨,下苦功,才能够出功。”作为一名戏曲老师,贾锐老师坚持自己的梦想,刻骨学习,继承创新。蒲剧能够传承数百年,也正因有这样一群演员在坚守着,有这样一群教师在坚守着,更可贵的是,还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孩子在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