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的散文登高中语文试卷】
据网友爆料,近日,演员张颂文的散文《在心里点灯的人》作为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出现在贵州省一模试卷上。
不少网友看完这篇文章后表示:“文采真的很不错!”还有网友 张颂文:“张老师过来做题”
。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注意到,《在心里点灯的人》这篇散文原发表在2017年第3期《天涯》杂志上,原文8000多字。在文中,张颂文深情回忆了一个影响了他童年时代的重要人物——算命先生盲佬。
盲佬生大病的时候,张颂文的母亲曾掏钱拿药给他打针退烧,还烧了一锅热水给他喝。童年的张颂文与盲佬很亲近,天生好奇的他闲来无事就跟着盲佬走街串巷,帮他引路,听他说话,跟他见识了很多人和事。
盲佬在村子里很受欢迎,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大人小孩,几乎每个人都跟他打招呼。张颂文写道:
“他失去了眼睛的功能,看不见表情,就必须要用心和耳朵来读人,呼吸、音调、语气,甚至动作幅度不同所产生的摩擦,都成为他读心的依据,我觉得他比常人都明白,比有眼睛的人更精明。”
“在乡亲们心目中,盲佬代表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是冥冥中的启示,暗夜里的微光,万能安慰剂。长大后经历了很多事,才意识到,盲佬的手段并不高明,但他摸透了人性,他懂得那些被苦难浸泡的人们在渴望什么,他让人们的心变得熨帖。该他有一碗红烧肉吃。”
童话作家郑渊洁曾在个人微博不吝言辞地夸赞:“张颂文是被表演耽误的作家。他平时说话都是使用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方式。说人话。我对张颂文说,你让我有恐惧感,希望你好好拍影视,千万不要写作。如果你写作,我就没饭吃了。”
【散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散文的三要素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一、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二、意境深邃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三、语言优美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1.细节不同。
散文:重在结构,形散而神不散。语句优美。使人心旷神怡。
小说:重在细节,句子通俗易懂,使人的每根神经跟着作者思路走。
例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2.特点不同。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