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中国传统清明节与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6日晚,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举办第三期“国际交换生进修生传统佳节主题读书会”之清明节活动。读书会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罗云领读,带领国际学生领略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了解中国节日民俗,增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首先,读书会通过一段视频分享,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清明”。清明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追思亲人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人们会去踏青郊游、欣赏春景,古时候清明节前是寒食节,江南人家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青团,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同学们也现场品尝了各式各样的青团,有紫薯味、豆沙味、肉松味,从“舌尖上”体味清明文化。
随后进入共同品鉴诗词环节。本次读书会共选取两首古诗:《清明》(杜牧),《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作为共读素材。大家首先齐声朗读,首先感受中国古诗的音韵之美。除诗句详细释义与文化背景介绍外,在对《清明》一诗的鉴赏中,同学们分组合作,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现场演绎了诗中所描绘的情景,通过自主设计肢体动作和旁白,不断加深对诗词的印象和对节日文化的体会。在学习《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同学们观看了3D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欣赏中国画里清明时期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以及人们出门踏青、荡秋千、玩蹴鞠的节日习俗。同学们随后通过诗句接龙游戏,不知不觉间已能将诗歌默背吟唱,进一步在古诗词里品鉴清明之美。
互动环节中,各国同学们在一起分享了自己国家与中国清明节相似的节日。来自法国的嘉媛同学说法国也有类似的节日,每年的11月2日,法国人民会祭奠先人,带上一束束菊花,到陵园传达对亲人的哀思;白花同学来自土库曼斯坦,她说在她的家乡,10月6日是“哀悼日”,人们会在那天专门祭奠故人与祈求平安,抒发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日本人也会在1月1日那天回老家准备便当,与亲人相聚祈祷。
此次读书会中,各国学生同聚一堂,在经典里品读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享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读书会在欢声笑语中收尾,期待我们下一次相聚!
国际交换生条件是什么
1、良好的政治思想
要成为交换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有价值观,并且品德优良,在班级中是遵纪守法,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记录的学生。
2、良好的学习成绩
作为交换之中,也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作为基础。不能出现不合格的课程,同时也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3、外语水平要求
作为交换生,通常都需要前往国外的学校,所以在外语水平方面就有较高的要求,通常需要达到CET-4以上,而不同的学校在,外语水平的要求方面可能也会存在差异。作为交换生要有良好的外语说和读还有写的能力,语言的水平,也需要达到国外高校的要求才行。
4、身体条件
交换生也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作为基础,需要提供相关的体检证明,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够圆满的完成学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