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东周时期的中原战车,与商代和西周时期相比,有哪些改进呢?
2023-05-19 16:46:4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战车,继承了商代和西周时期中原独辕马车的形制结构特点而有所改进。以河南洛阳中州路和淮阳马鞍冢发现的战国战车为代表,与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独猿马车相比较,变化主要体现于六点:
  西周马车的辐条普遍为20多根,东周马车则以30辐最为常见,如《老子》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考工记?辀人》说:“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遗迹所见东周战车的轮辐有的还超过30根。
  《考工记?车人》说:“短毂则利,长毂则安。”长毂能够提高车的稳定性。西周马车的毂,总体上要比商代马车的长,而遗迹所见战国战车之毂,更长于西周马车。东周时人往往将战车称为“长毂”,如《司马法》说“长毂一乘”,《毂梁传?文公十四年》说“长毂五百乘”。可见车较长是其时战车的突出特点。
  车毂的增长与这种改进趋势是矛盾的。东周时人似乎最终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因此,遗迹所见战国战车的轴长(274-294厘米)和轨宽(195~208厘米),总体上要小于商末周初的马车(轴长多大于300厘米,轨距多大于215厘米),而大于两周之际的马车(轴长多小于250厘米,轨距多小于185厘米)。
  李约瑟博士曾总结:“战车的轨距,商代为7.07英尺(约215厘米),西周平均约为6.55英尺(约200厘米),春秋为5.71英尺(约174厘米),战国为5.41英尺(约165厘米)乃至4.59英尺(约140厘米)。”杨鸿也曾说,殷周时代车子的发展趋势是“轨宽逐渐减小”。新的资料表明,先秦战车轨距的变化并非一条递减的直线,战国战车的轨距,基本稳定在200厘米左右。
  而淮阳马鞍冢二号战国车马坑中的4号战车,舆深110厘米:洛阳中州路发现的战国战车,舆深150厘米。舆深增大,扩大了战车甲士的活动空间。
  而淮阳马鞍冢二号战国车马坑中的4号战车,辕长340厘米;7号战车,辕长310厘米;洛阳中州路发现的战国战车,辕长甚至大于340厘米。据今人运用现代力学知识所作的分析,在曲度相同的条件下,车辕越长,牵引力的利用率越高,但转向的灵活性降低。
  如果具体分析,车辕的加长实际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随车厢进深的扩大而增长,增长的主要是位于舆下的部分。这种情况在洛阳中州路发现的战国战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主要应归因于扩大车厢的进深,即扩大战车甲土的活动空间。
  二是位于舆前的部分增长,如淮阳马鞍冢二号战国车马坑中的4号和7号战车。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马的改良。牵引战车须用强壮健硕之马,马体较大,辕的舆前部分理应较长。山东胶县西庵车马坑的西周战车,辕长284厘米,舆深97厘米,辕的舆前长度(约等于辕长减舆深)不足190厘米;淮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的两辆战车,辕的舆前长度分别约为230厘米和210厘米。后者自然能容更大之马。
  综合来看,东周时期对战车的改进,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如稳定性、灵活性、甲士活动空间、牵引功效等,而不是单纯追求某一种性能,如灵活性,或稳定性。
  古人将车子的轴瓦称为锏和釭。《说文》:“锏,车轴铁也。”“釭,车毂中铁也。"《释名?释车》:“锏,间也,间釭、轴之间使不相摩也。”
  可见锏装于轴上,釭装于毂内,正相配合。洛阳中州路发现的战国战车上伴随出土了4件半筒形瓦状的铁器,两件一对,四角施铁钉固定于当毂处的轴木上。这应当就是文献中所说的“锏”。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则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的铁釭。大概起初只是单设锏或釭,后来才发展为釭、锏相配。《吴子?治兵》说:“膏锏有余,则车轻人。“意思是经常用油脂涂抹润滑轴锏,就能使战车载人轻便。
  (一)车辆的木件,普遍以涂漆的方法加以保护并装饰。
  各地发现的马车遗迹上,常留有漆皮痕。《考工记?辀人》曾讲到车辕髹漆。湖北荆门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保存较好的梓木车衡,通体涂黑漆。在准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的7号战车上,还发现轮牙的外侧近辐处有带状朱绘。
  (二)其时对最易受碰撞的车的车毂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木质毂体上套装环形铜件。淮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之4号战车,毂上套6个环形铜件,每个都较窄细,状如6道铜箍。西周时期那种把木毂整个包覆起来的铜毂饰已不流行。
  二是在木毂外缠约皮条并涂漆。湖北江陵九店发现的一辆战国马车,据观察,其毂的加固方法是先在毂上涂一层漆液,未干时用皮条或麻线作螺旋式缠绕,绕一层后涂一层漆,如此循环缠绕二三层后再在表面髹漆。
  三是施胶被筋。《考工记?轮人》说:制毂“施胶必厚,施筋必数”。孙诒让注:''穀外周币施以膠筋,使之黏合缠绕,则任力不至坼裂。”其法类于涂缠革。“数”当指反复缠绕。
  (三)东周时期,往往在战车的车轴两端安装带尖刃的铜轴头——軎,以增强对步兵的杀伤力。这种矛状铜车軎,在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和湖北随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都有发现。《淮南子?氾论训》说:“销车以斗。”高诱注:销车“以刃著左右”。当即指此。
  (四)淮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之4号战车,其车厢的后半部装设80块铜甲板,甲板每块长13.6厘米,宽约12厘米,厚0.2厘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车與对甲士下半身的防护能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