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招牌文化续说香港繁华故事】
香港6月28日电(记者李志华)万千旅客对香港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莫过于迷人的霓虹灯夜景,无论是旺角弥敦道夜幕降临时别具一格的彩色灯河,还是尖沙咀北京道入夜时分绚丽璀璨的繁华灯影,都让人流连忘返。
所谓“霓虹”,是指将玻璃管在1000摄氏度高温的火上烤软后,弯曲成各种形状,抽成真空后注入不同的稀有气体,通电后便能散发出彩色光芒,作为灯饰之用。
从20世纪30年代起,霓虹灯招牌制作技术引入香港。50年代,霓虹灯招牌开始大量出现在香港的街头巷尾。餐厅、戏院、银行、珠宝金行等都会选择用霓虹灯做招牌,成为一种新型广告乃至繁华大都市的象征。为了这五光十色的繁华,香港手工艺者竞相制作设计美观、工艺精湛的玻璃灯管。
【霓虹灯里的气体是什么】
稀薄氖气,霓虹灯是明亮发光的,充有稀薄氖气的通电玻璃管或灯泡,是一种冷阴极气体放电灯。光的颜色取决于管中的气体。霓虹灯是氖灯的音译,氖气这种稀有气体会发出一种流行的橙红色光,但使用其他气体会产生其他颜色,例如氢(红色)、氦(粉红色)、二氧化碳(白色)、汞蒸气(蓝色)等。
【霓虹灯是谁发明的】
霓虹灯是乔治·克洛德发明的。法国物理学家乔治·洛德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不断的试制后,将放电原理直接应用于气体,从而在1909年成功地发明了霓虹灯。1910年,第一批霓虹灯安装在巴黎大宫殿,遗憾的是只能发出红光。
尽管如此,精明的广告代理人冯塞克仍独具慧眼,意识到其有利可图,于是说服克洛德将发明专利转让给他。之后,冯塞克将这一新生事物别出心裁地用于广告宣传。1912年,第一个霓虹灯招牌出现在巴黎蒙马特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