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秦金月)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上发表演讲。莫言表示,“文化交流,首先就是要‘走出去、请进来’,把人请进来,文化才能交流起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发表演讲(中国外文局供图)
翻译助力中国当代文学“出海”
作为一名作家,莫言见证了几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之路。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译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莫言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开始受到关注,一些作品被翻译并走出国门。此后,中国文学与电影挂钩,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成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一批中国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到西方上映并赢得西方电影节的奖项,引起了翻译家的注意,他们找来原著小说,将这些小说翻译出来。
近年来,一批年轻的汉学家成长起来。他们对于文学的判断,对他们要翻译的文学作品的判断越来越回归文学的本来意义。莫言认为,“他们已经关注到了文学的品质,关注到了文学的共同价值,然后来决定翻译。”
莫言表示,最近十几年来,我们除了文学翻译作品数量上比过去大大增多,被选择的这些作品在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毫无疑问,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或者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已经占有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文学被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认同 源于其体现的共同价值
“文学为什么能够被翻译?”莫言认为,这“源于它的共同价值,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基础,也是基于人类的共同价值。”如列夫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