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汉文化精髓中提取灵感和源泉
"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专题座谈会举行
4月6日,"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专题座谈会在两汉文化研究会召开。座谈会由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主持,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州市总工会原主席徐崇先讲话。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苏州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闵凡军,丰县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理事彭方莲,江苏省诗词协会组联部副主任渠芳慧,徐州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徐剑以及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员夏凯晨、刘玉芝、陈钊、岳凯、顾颖、张瑾、朱松岭、张子文、于锡斌等。
李君超会长首先代表两汉文化研究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的交融与发展。两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而当代诗词,则承载着时代的脉搏,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李君超会长说,今天,我们举办这场座谈会,旨在通过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挖掘两汉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当代诗词的创新与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的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我们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邀请各位专家学者、诗词爱好者们围绕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的主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畅谈探讨了两汉文化对诗词的影响,以及诗从二言三言到五言七言再到当代自由体诗的演变过程。一致认为,两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为中华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厚养分,今后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具有两汉文化特色的优秀诗词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徐崇先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向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表示祝贺。他说,两汉文化研究会在君超会长领导下,有声有色,风生水起,丰富多彩,成果丰硕,可喜可贺!听了各位专家的座谈,感觉不虚此行,座谈会有的激情讲演,有的作了书面准备,一些老同志甚至把40年前的记录本都翻了出来做佐证,深受启发,十分感人。
徐崇先会长介绍了江苏省诗词协会的情况。日前,闵凡军包翠玲夫妇举行了《丰县历代诗词译注》首发仪式,这是徐州乃至是全省诗词界的大事,值得庆贺。据统计,现在全国每天发新诗上万首,但绝大多数都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所以,诗词不是写出来就行了,要文以载道,要有文化内涵。他说徐州是其故乡,两汉文化发源地,两汉文化又是徐州的重要品牌,所以徐州当代诗词的创作更要传承两汉文化的精髓。
中华诗词的传承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精辟阐述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其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在各重大场合大量引用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很多引用堪称“神来之笔”。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之道的重要载体之一。两千多年前,《诗经》就以风、雅、颂三种体裁评价政治。“风”是沟通上下、“雅”是探讨得失、“颂”是弘扬美德,都与国家政治高度相关。周代设有采诗官,汉代设有乐府,都把诗词纳入政治教化体系的总体架构,体现了国家政治与优雅诗性的完美结合。
徐崇先会长说,当代诗词要出精品,必须从两汉文化当中汲取营养。诗词创作要有三性:一、时代性。要与时俱进。二、思想性。要以正能量讴歌新时代。讽刺性也要有,但要把握社会效果。三、艺术性。就是要不断创新。下一步,省诗词协会要梳理两汉文化精髓,围绕两汉文化搞一次采风创作,创作一些新的东西,为家乡徐州作贡献。
随后,李君超会长表示,感谢省诗词协会和徐会长对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的重视、鼓励、关心和支持。诗词创作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创新。两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源泉。而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承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词创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心灵的倾诉和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两汉文化研究会这个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挖掘两汉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诗词创作之中,让诗词作品更加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
座谈会上,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还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汉风号融媒中心达成深化合作意向,以共同推动两汉文化的宣传与研究,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徐州两汉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弘扬两汉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让两汉文化研究“活”起来,增强公众对两汉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文字朱松岭视频于锡斌辛曾全)
部分专家学者发言摘编:
两汉对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
闵凡军
徐州是紫气萦绕的风水宝地,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沛歌》一诗中写到:“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王侯与将相,不出丰沛间。”刘邦诛秦灭楚,开启了两汉文化辉煌的历史。汉族,汉字,汉语,汉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标签,“汉”字从此成为华夏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
两汉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和统一的民族文化思想的真正形成。
汉代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代。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前后用了9年的时间灭掉六国,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等,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是秦始皇的一大贡献。
但秦始皇只是用强力手段完成了统一,并且继续用强力手段进行维护,并没有从文化思想上完成统一。汉代继承秦代郡县制,着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认同和归属,特别是文帝、景帝时代,薄赋敛,减徭役,发展经济,善待百姓,社会安定,使百姓感情上认同并维护汉代中央政府。到了汉武帝时代又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最正统的思想,最终完成了文化思想的统一,特别是中原国家核心区的文化思想统一。
第二、在人才选拔任用上,两汉推行“举孝廉”制度,以孝道和廉洁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使一大批具有治国之才的寒士脱颖而出,开阔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并推动了孝道和廉洁思想在中国的推行,这种制度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两汉是中国文化辉煌的时代。汉赋、汉乐府、建安文学的辉煌,以“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五言诗的成熟,和以曹丕《燕歌行》为代表的七言诗的萌芽,成为两汉文学的名片。特别是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它用通俗的语言创作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到东汉末年终于形成了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诗体。因此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可与《诗经》、《楚辞》鼎足而立。两汉文学贴近底层人民,对后世文学的审美取向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现当代诗词创作最应该借鉴学习的地方。
民族大一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诗词文化的辉煌,人才选拔标准的制定,这是两汉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两汉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今天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同时,切莫忘记文化传承和建设,切实把汉之源的徐州建设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安康的一方乐土。这是我们对两汉文化的最大传承和弘扬。
(作者简介:闵凡军男,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苏州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
徐州是诗词之乡
夏凯晨
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古九州之一、大彭氏国和古徐国的所在地,更是大汉王朝和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深深烙印在徐州人的血脉之中。
考古出土的铜镜上的诗词,是徐州诗词文化的一个重要见证。这些铜镜上的诗句,或许简洁,或许深沉,但都表达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它们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徐州诗词的辉煌历史。
徐州人豪爽、勇猛、真诚、义气的性格,也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这种性格特质在徐州诗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徐州的诗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两汉时代,徐州以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全国富有盛名的诗歌之乡。这里的诗人们用他们的才情和智慧,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徐州诗词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古至今,徐州的诗词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从古代的诗人墨客,到现代的文人雅士,他们都用自己的笔触,书写着徐州的美好与辉煌。这些诗词作品,不仅丰富了徐州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可以说徐州是诗词的故乡。这里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徐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徐州的诗词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人所传颂和继承。
(作者简介:夏凯晨男,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部长)
汉画像石研究与当代诗词创作
刘玉芝
徐州汉画像石是我国四大汉画像石集中地之一。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时任兵备道台吴世熊在沛县古泗水一带巡河时发现两块汉画像石,到1989年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建成,徐州共发现汉画像石200余块。其后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汉画像石的发现与日俱增,到目前,徐州已发现各类汉画像石3000余块,其中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1800余块,其余为其他机构收藏,这一数量在全国汉画像石出土地中处于领先位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过去文物考古界对汉画像石的研究侧重于画面考证及思想内含的诠释,如人物、器物、含义等。通过今天江苏省诗词协会的专家学者对汉代二言、三言、四言、五言诗的考证和研究,开阔了文物考古学者对汉画像石研究的思路,那就是汉画像石可能应该是诗情画意的表达,它所要表达的不仅是画面中的内容,有些铭文、题记是诗歌的二言三言诗,是最早的诗歌,这需要文物考古专家与诗词专家联袂研究,这将拓展提升汉画像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对当代诗词作者而言,对于无声的汉画像石,可以为每块汉画像石配一首诗,从而形成汉画像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效果。因此,我本人感觉,此次的“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专题座谈是文物考古研究的一次头脑风暴,是一次考古研究与当代诗词创作的碰撞,一定会产生从未有过的研究成果,我们期待着与诗词创作者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简介:刘玉芝女,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两汉文化》杂志编辑部副部长)
两汉文化与历代诗歌
陈钊
两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表现出了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具有“博大兼容”的特点,对后世诸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汉文化对后世诗歌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的传承,二是外在形式的借鉴。以思想内容传承为例,“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嫦娥应悔偷灵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名句都在汉画像石上得以体现。集大成者是洪楼祠堂的“导引升仙图”,堪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插图。
汉画像石上有熊有龙,对应了诗中的“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汉画像石上有云师也有雨伯,对应了诗中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汉画像石上有雷神,对应了诗中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汉画像石上还有风伯、虎、鸾等,对应了诗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实证了神奇瑰丽的两汉文化已然成为后世诗歌的源头活水之一。
以外在形式借鉴为例。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曾作新诗《我的失恋》,试读第一段:“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鲁迅先生的诗作完全模仿了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我也试读第一段:“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鲁迅先生以古诗为体,以白话为魂,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诗。
随便说一句,鲁迅先生对两汉文化的研究是超前和深入的。他也是汉画像石的收藏和研究大家。
总之,两汉文化的思想内涵深刻丰富,以儒家思想为主调,包括了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富含思想性、哲理性和时代性,从思想内涵、主题内容、时代风格、艺术手法等多方面,对于创作当代诗歌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陈钊男,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展览交流部副部长)
诗词创作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
岳凯
诗词作为人类最古老且最真挚的文学表达形式,它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诗词是心灵之声,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徐州,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自古便是文化璀璨、诗词繁荣的圣地。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相互交织,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诗作。特别是在两汉时期,徐州的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项羽的《垓下歌》以其雄浑悲壮的笔触,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无奈与豪情;刘邦的《大风歌》则以豪迈奔放的风格,歌颂了大一统的辉煌成就与王者气概。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更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戚夫人的《舂歌》以哀怨的旋律,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与无情;朱虚侯刘章的《耕田歌》则以智勇斗争为题材,展现了其不凡的胆识与智慧。这些诗作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徐州乃至整个中国的诗词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代诗词,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要深入挖掘两汉文化精神内涵,因为这是现代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将两汉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诗歌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还可以使诗歌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倡导加强诗词教育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诗词研讨会、朗诵会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诗词之美,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要鼓励年轻诗人勇于创作,积极探索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和风格,为当代诗词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岳凯男,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员,徐州市青美协主席)
穿越虚空与神共舞
《上林赋》对我汉画主题艺术创作的启发
顾颖
两汉文化于诗词创作而言影响甚为深远。其丰赡的历史、神话传说等为诗词赋予了广袤的题材,从汉赋之中便可察知两汉诗人的创作视野何其宽广。两汉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亦融入于汉代的诗词歌赋其间,使得两汉的诗词作品内涵尤为丰富。两汉文化为诗词创作夯固了文化之基,确守了文化的传承,而今时今日我们诵读两汉诗词,依然会觉着壮观绚丽,美不胜收。
在那已然逝去的十余个春秋岁月里,我全心全意地沉溺于汉画像的深度探究之中,在此过程中对《古诗十九首》怀有一种特殊的钟爱之情。我创作的一系列汉画主题的作品的命名,皆取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那些绝妙诗句。诸如“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姿”“今日良宴会”“故人心尚尔”“一心抱区区”……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作品的标识,更是我与古人心灵相通的桥梁。
两汉文化博大精深。最近两个月我将目光投向了汉赋。对于汉赋,学界一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觉得汉赋的词藻未免过于绚丽浮夸;而另有一些人则主张汉赋旨在进行讽刺或纳谏。于我而言,切不可人云亦云。当我们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个人怀有无限的好感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赞美,恨不能将世间一切美妙的词汇都穷尽用于赞美对方,尚且觉得不足。
这几日,我悉心研读了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我由衷地确信作者在创作此等宏篇大赋时,内心定然是澎湃如潮的。该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上林苑之中的那些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宛如梦幻般的绚丽世界,这无疑是对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想象与憧憬。其目的在于令人心驰神往那仿若美好伊甸园般的所在。我对这种感觉颇能体悟。
《上林赋》中的文字犹如灵动的音符,在我心间跳跃,唤起我对那个奇幻世界的无限遐想。司马相如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的上林苑,仿佛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神秘花园,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一切皆是那么美妙绝伦,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我恍若置身其中,与那些奇花异草相伴,与珍禽瑞兽共舞,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与魅力。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心境和创作意图。
在这篇赋中,有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那便是“乘虚空,与神俱”。我对于“虚空”的理解,认为它所蕴含的意义,类似于宇宙,却又不仅仅局限于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存在,它更有可能指代的是人内在的精神宇宙,亦即一种忘我的境界状态。它指向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广袤无垠。它象征着我们的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无尽的领域,是一个超越了现实边界的广阔空间。当我们达到“虚空”的状态时,或许就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我们能够与自己的内心深处相连接,探索和挖掘自身潜在的能量和智慧。
我忆起绘制汉画系列作品之时,常常深夜仍沉浸其中,彼时总能觉着自身仿若穿越至两汉时期,得以深切体悟汉代人的喜怒哀乐。在深夜作画的静谧时刻,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我的笔触。我与两汉的时空相连,仿佛能够亲身体验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起伏。在那一刻,我深感并非是我在挥笔作画,而是上帝在作画。然而,此上帝未必特指西方之上帝,亦可指代任何至高无上之神,甚或是我们精神中一尊崇高至无形的神祇。我更倾向于是我心中的神圣之光,是我精神世界中的一种寄托。
在那无数个深夜作画的时刻,成为了我与神灵相通的奇妙瞬间,让我的汉画系列作品充满了神秘而独特的感觉。所以我再一次读汉赋,有了与司马相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等人共鸣、共情的感觉。
(作者简介:顾颖女,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
诗中天真烂漫传递人间温暖
张瑾
两汉是徐州历史发展中一个文化高峰,两汉留传的汉画像石多,诗也多。汉画像石被誉为石上的“史诗”,它不光记载了汉代人刻在石头上的神话史、生活史,也传递着汉代人的诗意。
徐州日报社曾与徐州市诗词协会联合做过诗词达人大赛活动。我在采访时请教一位诗刊的编辑,什么样的诗是好诗。他说评判诗有两种标准,一种是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动人的,比如我们看到一处景,由心而发作诗,娱己娱人,很美好。另一种是征文中符合命题要求的,有应试的感觉。我理解的汉画上的诗、生活中的诗,都是他说的第一种好诗。
现代徐州,诗词爱好者众多,是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市”。徐州老年大学对面的“鱼香斋”是一处诗人聚会雅集的地方。经常从朋友圈看到徐州的诗人在那里分韵即时创作,其乐融融。这和汉画上描绘的汉代人的诗意生活状态是一脉相承的。
去年有位徐州籍的草根诗人王计兵,特别火。他的主要诗作来源于他的外卖生活,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充满真情实感,打动了很多人。他也因此被北大附中、广州图书馆等地邀请做讲座。
从这些普通的诗词爱好者、诗人身上,让我看到诗歌的力量。那些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诗,从两汉到现代,无论经过多少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诗中天真、快乐、自由、烂漫、真诚的表达,都是一致的,让人共鸣,传递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