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文联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老舍文学院、法国友丰出版社承办的“共话中法精神——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暨北京文学作品推介会”在法国巴黎图书节上举办。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19世纪的法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优秀作品也在法国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作为专业组织,北京市文联诚邀法国作家、学者关注、参与北京文学的译介。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丽颖表示,中图公司已与北京市文联携手举办了近40场文学活动,与20多个国家的汉学家、出版机构交流,促成近40位北京作家作品的多语种版权输出,未来将加强合作,让世界阅读到最优秀的北京文学。
法国丝路出版社社长索尼娅•布雷斯勒
法国丝路出版社社长索尼娅•布雷斯勒表示,宁肯、石一枫、文珍,他们的故事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达读者的心灵。作为《北京文学短篇小说集》的出版方,很荣幸能够带领法文读者进入到这样独特的文学世界。
本次活动包括“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中外嘉宾共话叶广芩作品《花猫三丫上房了》”“北京文学作品推介会:《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创作心路”两个沙龙分享。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中外嘉宾共话叶广芩作品《花猫三丫上房了》
“共话《花猫三丫上房了》”由诗人树才主持,法国诗人伊冯•勒芒,法国汉学家李蓓珂,市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柴莹与谈。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中外嘉宾共话叶广芩作品《花猫三丫上房了》
《花猫三丫上房了》的法文译者李蓓珂谈到,作者以日记的形式,从孩子的视角,非常细腻地展示了与家人、邻居及生活环境的关系,展现了生动、美好的北京。虽然是写给孩子的书,但也能把大人拉回童年、拉进北京的胡同生活,去发现北京的传统,回到童年的回忆,去做梦。
伊冯•勒芒谈到,虽然住在地球的另一端,但切实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纯粹快乐的童年,以及猫的“人性情感”,从中发现中法文化的共通性,中国在远方,也在这里。
柴莹介绍了与作者相关的系列作品《耗子大爷起晚了》《土狗老黑闯祸了》。特别介绍了其作品的真情、京味儿、幽默和纯净。
树才作为法国经典儿童文学《小王子》中文译者之一,谈到,成年人虽然已离开童年,但童年其实一直在那里,希望每一个大人都能记得自己曾是个孩子。
北京文学作品推介会:《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创作心路
在“北京文学作品推介会:《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创作心路”活动上,作家宁肯、石一枫、文珍与法国知名的汉学家何碧玉、翻译家玛荣围绕文学与文化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经历。巴黎西岱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徐爽主持本场推介会。
该小说集法文版收录了作家宁肯《火车》、石一枫《三个男人》、文珍《肺鱼》三篇代表性短篇小说,由法国丝路出版社出版。
北京文学作品推介会:《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创作心路
宁肯谈到,巴黎和北京是两个伟大的文学城市,此次到访,更深刻感到北京是北京小说家的根,始终与巴黎之间存在潜在的对话。
文珍回忆了自己文学创作中和法国的渊源,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3部法国文学作品,并赞美了译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
石一枫分享到,我们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了莫泊桑、巴尔扎克金钱的巴黎,雨果的革命年代的巴黎,新浪潮的彷徨而注重个人表达的巴黎。同样,北京也有民俗的北京、政治的北京、文化和科技的北京,充满魅力的城市都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恰恰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来源。
玛荣是石一枫短篇《三个男人》的译者,她谈到,《三个男人》不是发生在胡同里的老北京故事,而是在北京不断发展、扩大的新城区里居住的北京“新移民”的故事,这正是这本小说吸引和打动她的地方。
何碧玉曾在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北京,对中国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她谈到,《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中三位作家笔下的故事,让她心中的老北京焕发了新的光芒。对北京作家的认识,不应受地域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作品中表现出的这座城市对作家、知识分子的巨大吸引力。
签约仪式现场
随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丝路出版社、法国友丰出版社共同签署了《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漂洋过海来送你》版权协议。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军参加签约仪式。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法国出版商协会主席文森特•蒙塔涅和作家们在一起
《花猫三丫上房了》《北京作家短篇小说集》法文版亮相巴黎图书节中国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