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聚焦学科专业建设 探索新闻教育改革——2024年四川省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校举行
2024-06-24 14:21:0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6月22日,2024年四川省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乐山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及众多省内外高校的资深、新锐学者,《新闻界》《民族学刊》《中国电视》等知名学术期刊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进,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夏建新,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第二、三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蒋晓丽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副校长汪天飞主持。

刘进首先介绍了乐山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着重介绍了我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特色。刘进指出,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开办于2002年,先后入选四川省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学科专业改革,探索出“思政引领·跨媒融合·三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进 致辞)

夏建新指出,长期以来,乐山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与乐山师范学院的合作,从2013年至今,持续开展新闻学专业合作共建。夏建新建议,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一要把准正确方向,二要持续改革创新,三要加强师资建设,四要拓展校企合作。

(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 夏建新 致辞)

强月新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个角度提出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强月新指出,学科建设像“天”,侧重知识生产;专业建设像“地”,侧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任务是建设中国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专业建设任务是要实现新闻传播自主人才培养,一流专业建设是新闻传播自主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

(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强月新致辞)

蒋晓丽回顾了省内新闻院系从“双万”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当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破解三对矛盾:一是媒介技术迅猛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固化之间的矛盾;二是适应数字技术的融媒体人才需求与课程内容陈旧之间的矛盾;三是业界、学界之间互动、协同不足。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第一,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培养讲政治、有特色的全媒体人才;第三,探索数字智能时代知识迁移路径,引导学生多元化自主学习。

(第二、三届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晓丽 致辞)

本次大会包括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上午举行的主论坛有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发言专家有中央民族大学特聘院长张昆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廖圣清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延边大学李逢雨教授,《新闻界》总编辑段吉平,《中国电视》主编杨阳,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杨晓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朱至刚教授担任大会主持,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石磊教授担任点评人。

张昆从教育是什么出发,回顾了AIGC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人工智能不再是简单的机器,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创造者,强调新闻传播教育既要注重教育手段革新,但也不能完全依赖AIGC。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 张昆 发言)

廖圣清强调,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了一定数字化要求,但还在起步阶段,亟须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圣清 发言)

郭小安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是交叉、复合、创新,深入剖析了当前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重庆大学在教学改革上的一些思考和创新做法。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郭小安 发言)

杨晓军介绍了乐山师范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上的实践和探索。一是思政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全过程人才培养;二是以项目化形式在实践中育人,培养学生跨媒体融合能力。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杨晓军 发言)

李逢雨结合延边大学的办学经验,对乐山师范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建议。

(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延边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逢雨发言)

《新闻界》总编辑段吉平就学术期刊的功能反思与编读互动作了发言。《中国电视》栏目主编杨阳以“三个面向”,建设一流学术期刊的密匙为题作了发言。

(《新闻界》总编辑 段吉平 发言)

(《中国电视》栏目 主编 杨阳 发言)

论坛下半场的发言专家包括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学刊》主编王珏,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石磊教授,上海大学蒋宁平教授,四川大学朱至刚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卿志军教授,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世举,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钟华教授。论坛主持人由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刘传启担任,嘉宾点评由廖圣清教授担任。

王珏指出,不论是作者还是编辑,都应加强对新闻意识的把握,充分体现在选题确定及标题、摘要、引言等部分的写作,甚至是编辑完成之后的再次传播。

石磊提出,新闻传播学科和专业建设既要按照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培养国际视野的全媒体人才,同时各新闻院系原有的专业特色也绝不能丢。

(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磊 发言)

蒋宁平指出,当新文科遇上AIGC,编程门槛迅速降低,学科界限真正消融,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学生编程能力非常有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四川省新闻与传播教学指导委员秘书长、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蒋宁平 发言)

朱至刚以四川大学为例,介绍了大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朱至刚指出,四川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格局、大视野”推进思政建设,从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上给学生讲通讲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至刚 发言)

卿志军在发言中分析了地方院校在办学方面面临的诸多困难,并介绍了海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各项合作项目,开设校内工作坊,利用专业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的有益探索。

李世举分享了宁夏大学近年来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现代化一流媒体实验室的成功做法。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李世举 发言)

钟华以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为题分享了贵州民族大学通过“推普活动”、新闻采风、专业赛事等培养学生融媒体能力的经验。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钟华 发言)

在下午举行的两场分论坛上,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教育改革、地方院校的一流专业建设等话题作了交流发言。分论坛结束后举行了大会闭幕式。闭幕式由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彭杨主持,上海大学蒋宁平教授为大会做学术总结,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杨锐为大会致答谢词并宣布闭幕。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