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萧自景:献礼八一| 建军97周年艺术线上展
2024-07-25 14:57:48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萧自景:献礼八一| 建军97周年艺术线上展

 

97年筚路蓝缕,97年忠诚担当。身披戎装的锋芒,是赤胆忠心的力量,肩扛的勋章,是军人光辉历程的见证,他们以寸心寄华夏,将岁月赠山河。军人,平凡的字眼,非凡的身份,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是肩负重任的人民英雄,在“八一”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我们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向广大的现役军人和退伍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一建军,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也给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回望历史滔滔长河,从漫画、木刻、宣传画、年画、剪纸到中国画、油画、雕塑、舞台美术,直至装置、实验艺术等表现形式,军人题材美术创作多彩多姿,与我党光辉历程相叠相印,与建军事业发展壮大同频共振。伴随建军的历程与发展,美术工作者以真挚的情感热情讴歌建军发展的光辉历程,用生动的艺术语言反映军人的精神图谱。值此八一建军97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献礼八一建军97周年艺术线上展”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家的画笔,高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发挥文艺创作的凝聚与引领作用,以满腔热忱书写忠诚壮丽的新时代伟大画卷。

新时代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使命责任。我们要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八一精神中汲取接续奋斗的力量,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史诗。

 

 

萧自景 江西泰和县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结业,经历近半个世纪对中国画艺术的学习探索。学画初期靠自学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向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邵洛羊先生(辞海美术分科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渊教授学习传统山水画基础技法多年,并得到廖静文先生的关怀培养,有幸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深造。以徐悲鸿大师的治学精神和艺术人生为楷模,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主攻山水,师法自然,潜心研习于传统与现代构成之间,广取博采,创作丰厚。作品多全景式构图,也作数米乃至数十米长卷,画面山重水复,云蒸雾绕,意境深邃,苍莽华滋,曾得到廖静文先生的热情赞赏和鼓励。先后在北京徐悲鸿的纪念馆,上海朵云轩,江西省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出版有《萧自景画集》、《萧自景作品集》、《庐陵烟雨册》等专著。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美协海墨画会会员,受聘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顾问,上海交通大学东方文化交流中心特聘画家。

 

 

 

 

 

 

廖静文先生的勉励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求学无门,在困境中徘徊很久。一天,在新华书店,偶然看到廖静文撰写的《徐悲鸿一生》,我被徐悲鸿的精神和艺术震撼了。回家后,我冒昧地向廖静文先生写信求教。出乎我的意料,不久便收到了廖先生从北京寄来的回信。

 

她热情地赞扬我的自学精神,启发我学习靠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徐悲鸿。这对于一个贫困地区的美术爱好者,无异是莫大的鼓舞。

 

 

此后我经常写信给廖静文先生,她每信必复。再后来,我辗转到上海靠画像写字为生,廖先生写信鼓励我:“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很光荣,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在艰难的生活道路上,廖先生的关怀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数年后,廖静文先生推荐已经“超龄”的我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这使我大开眼界。我在徐悲鸿创建的中国最高美术学府里,接触到了广泛的专业知识。在北京求学的这段时间里,每逢周末我都要带着作业到徐悲鸿纪念馆去看望廖先生,聆听她的指教。

 

 

 

廖先生及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办公室里的沙发已完全没有了弹性,老人家从低矮的沙发上站起来显得十分吃力。有一次我看到廖先生从家里带来的吃剩的午饭,徐庆平下班时还带回家晚上再吃。这就是大师之门。而对于有困难的人,她却是常常慷慨相助。

 

 

 

她要我珍惜时间多画多练,“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西方写实主义画家的书,可以借来看。”廖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诗、文、书、画造诣精深,她常给我讲授唐宋八大家的优秀文章,强调画家一定要提高文学修养。而更多的时间则是结合作品讲授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思想、艺术主张,她说:“悲鸿倡导中国画革新,但对于传统中的优秀部分是十分崇拜的,他对董源、范宽、李唐、黄公望的山水画大加赞赏。”廖先生教导我对传统中的精华要继承吸收,后来我花了大量的精力临摹宋元时期的作品。她含着泪对我说:“悲鸿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他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甚至连皮鞋也是从旧货店里买来的……悲鸿如果活到现在,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大画家。”

 

 

 

改革开放的今天,中西文化交流便捷、艺术流派纷呈叠起,艺术家面临许多新的诱惑,不少人辨不清方向。廖先生告诫我,“要有定力廖静文先生的勉励,千万不要赶时髦。”徐悲鸿提倡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其核心,是中国绘画传统中强调的“师造化”。廖先生在一封书信中语重心长地说:“画山水一定要去写生,以山水为师,可以用水彩画,也可以用毛笔画,写生稿带回来,可供创作之用,切忌闭门造车,画人造自来山水。”遵循廖先生的教诲,我每年都要外出写生,先后到过太行、井冈、黄山、泰山、匡庐、雁荡、阳朔等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去年秋,我怀着对巴山蜀水的美好向往,前往三峡、峨嵋、青城、九寨沟写生。回来后,我挑选了其中十二幅写生稿装裱成册页,带到北京,请廖静文先生指教。她非常仔细地看完以后,点头称许。不久我在上海收到了先生邮给我的一幅墨宝,内容是《论语》句:志于学,行于仁,游于艺。这是先生对我的嘉勉,也是对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萧自景

 

 

 

我小时候在赣江边长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现在每年还要回去几次探望写生,故乡的山山水水滋润了我的笔墨。

 

 

师古师今师造化是学山水画最好的途径,古代画家我比较喜欢王蒙、黄公望、石涛的山水,现代山水画家比较喜欢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先生的山水。对于古今名家的作品我花了很多时间临摹学习。

 

 

 

 

我的家乡地处庐吉泰中心,自古是文章节义之邦,山川秀美,到处可入画,我画了不少写生稿,出版了一本《庐陵烟雨册》。离井冈山比较近,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著称,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山高林密,山势雄伟,四季云雾缭绕,又是难得的旅游胜地。我先后上去七八次,画了很多写生稿,对山势气象了然于胸,花了很大的精力和热情创作了一幅27mx2.4m的长卷。

 

 

我尊重传统,但我不能画成古画,我喜欢现代,但又不能太抽象,还是要让人一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要有一点形貌,同时还要有笔墨韵味。我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索。

 

——萧自景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