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湖畔金风起,世界音乐响鹏城。
9月15日-1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在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之际,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世界音乐学术交流与展演”。大会旨在全面加强我院与世界各国音乐家和音乐学者的联系,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音乐交流,从而促进世界音乐多元发展,建立中国、西方与世界三元并立的音乐格局,实现音乐互融互通互享互鉴,使音乐成为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互相了解与沟通的桥梁。同时,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拓宽了学院的国际化学术视野,为包容多元化的音乐世界,配合落实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文明互鉴,艺术共赏。
本次大会围绕主题“沿传统而前行”,设立了开幕式、主旨演讲、世界音乐快闪、学术研讨会1、学术研讨会2、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专场音乐会、工作坊及专题讲座、多元音乐教育座谈会、荷兰LOTT and Friends乐团专场音乐会等九大板块活动。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两大国际音乐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和国际青年音乐联盟)的人员;来自荷兰青年音乐联盟、韩国音乐协会、印度音乐家联合会的嘉宾;来自哥伦比亚、美国、瑞士、德国、伊朗、斯里兰卡、尼泊尔、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各大院校的学者;以及来自伊朗、越南、哥伦比亚、土耳其、荷兰和中国的音乐家们。参会嘉宾覆盖了1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近130名专业人士。
大会合影
“世界音乐学术交流与展演”开幕式
9月15日上午,“世界音乐学术交流与展演”开幕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会议厅举行。国际音理会项目及合作委员会主任Davide Grosso与国际青年音乐联盟行政总监Blashko Smilevski受邀为本次大会致开场词,随后,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致欢迎词并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的国际化视野”为主题作主旨演讲。接下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作主旨发言,分享并探讨了盛唐音乐的来源与兴起。
“世界音乐学术交流与展演”开幕式现场
国际音理会项目及合作委员会主任Davide Grosso
国际青年音乐联盟行政总监Blashko Smilevski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
“世界音乐快闪”:哥伦比亚三重奏与大学生的互动演出
9月15日中午,本次活动的亮点——“世界音乐快闪”:哥伦比亚三重奏与大学生的互动演出在港中大(深圳)校园一角闪亮登场,引来众多校内学生与教授的驻足观演、互动。精彩绝伦的表演点燃现场气氛,也为本次大会吸引了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一同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
“世界音乐快闪”:哥伦比亚三重奏与大学生的互动演出现场
学术研讨会
9月15日下午,本次大会的两场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总监、教授、演奏家等进行主题研讨。研讨会围绕"交流与融合"和"传统与现代"两个主题展开,专家学者们阐述了保护传统音乐的重要性,目前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分享了艺术文化带给所有人的启发等内容。
第一场学术研讨会中,国际音乐理事会(IMC)总监David Grosso介绍了IMC在保护传统音乐方面的作用;国际青年音乐联盟总监Blashko Smilevski分享了JMI创办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经历;荷兰青年音乐联盟主席、名誉主席Robertus Wilhelmus Maria van Waaijenji分享了艺术文化带给所有人的启发、快乐、动力等;韩国音乐协会理事长LEE CHUL GU主要介绍了韩国音乐史中音乐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尼泊尔音乐戏剧学院院长Nisha Polharel讲述了尼泊尔传统音乐;印度音乐家联合会秘书长Kishor Chandrabhan Jawade和哥伦比亚国立师范大学教授Dora Carolina Rojas Rivera分别分享了他们对于音乐中交流与融合的深刻理解。
国际音乐理事会(IMC)总监David Grosso
国际青年音乐联盟总监Blashko Smilevski
荷兰青年音乐联盟主席、名誉主席Robertus Wilhelmus Maria van Waaijenji
韩国音乐协会理事长LEE CHUL GU
尼泊尔音乐戏剧学院院长Nisha Polharel
印度音乐家联合会秘书长Kishor Chandrabhan Jawade
哥伦比亚国立师范大学教授Dora Carolina Rojas Rivera
第二场学术主题研讨会中,美国东北大学教授Anthony Paul De Ritis提到音乐是一种跨文化对话的手段;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荣誉教授Xavier Bouvier分享了丝绸之路中的音乐对话;德国黑德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Michael Fuhr将“世界音乐”这一概念放到更广泛的历史中来进行研究;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教授Mohammad Reza Azadehfar以伊朗音乐为例,讲述了文化与音乐的关系;斯里兰卡国立视觉与艺术表演大学教授Chinthaka P. Meddegoda 讲述了‘筝’这一乐器的历史演变过程;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主任Frederick Lau教授的演讲主题是世界音乐的区域研究;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喻辉介绍了在文化外交的音乐交流中,中外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新途径。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Anthony Paul De Ritis
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荣誉教授Xavier Bouvier
德国黑德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Michael Fuhr
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教授Mohammad Reza Azadehfar
斯里兰卡国立视觉与艺术表演大学教授Chinthaka P. Meddegoda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主任Frederick Lau教授
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喻辉
通过研讨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一种跨文化对话的手段,应将“世界音乐”这一概念放到更广泛的历史中来进行研究,勾连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并通过世界多元音乐交流建起音乐发展的新途径。
世界多元音乐专场音乐会
9月15日晚,世界多元音乐专场音乐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安平教授主持,精彩的节目包括孪生兄弟Massoud、Majid及其家人带来的伊朗音乐、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华灯)与她的学生们演奏的越南嘉莱民族音乐、Itinerante乐队的哥伦比亚三重奏、土耳其箜篌演奏家Sirin Pancaroglu携手竹笛演奏家WEI Rong、二胡演奏家XIANG Menglu、琵琶演奏家MA Ruiying的合作表演、LOTT and Friends的乐队表演等。美妙多彩的音符、炉火纯青的技艺、婉转空灵的歌声,一场多民族、多文化的音乐交流在此展开。
世界多元音乐专场音乐会现场
世界多元音乐专场音乐会合影
工作坊及专题讲座
作为本次学术活动的一部分,9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迎来了三场学术讲座和两场音乐工作坊,与大家探讨了西方作曲家利用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乐创作,伊朗传统音乐的即兴演奏、土耳其古老的乐器Çeng的复原,以及全球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音乐学的社会职责等问题。
第一场讲座中,由我院讲师Paulo Brito博士主持,美国东北大学教授Antony Paul De Ritis与大家深入探讨了中国乐器在西方音乐创作中的独特角色与影响。他分享了自己在《Zhongguo pop》中的创作经历,和以中国神话“牛郎织女”为灵感创作的两段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Antony Paul De Ritis(右)讲座现场,我院讲师Paulo Brito博士(左)担任讲座主持
在第一场音乐工作坊中,来自伊朗乐队的孪生兄弟Massoud、Majid为大家介绍了伊朗传统音乐。他们分别从伴奏、预制(即作曲)与即兴、器乐与声乐等方面探究了伊朗音乐的不同类型。着重分享了伊朗古典音乐的七种常见体裁,其中包括皮什达拉玛德、阿瓦兹(器乐)、萨兹阿瓦兹(乐器和人声问答)、查哈尔梅兹拉布、塔斯尼夫、仍戈、伽特(曲子)等。
孪生兄弟Massoud、Majid工作坊现场
第二场讲座由我院副教授余颂恩主持,土耳其箜篌演奏家Sirin Pancaroglu以“土耳其箜篌的死灰复燃”为主题介绍了土耳其箜篌的发展及演变历史,并与大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土耳其箜篌演奏家Sirin Pancaroglu讲座现场
我院副教授余颂恩(前)担任讲座主持
第三场讲座中,由我院张伯瑜教授主持,德国黑德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Michael Fuhr为大家分享了音乐全球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音乐学的社会职责。
德国黑德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Michael Fuhr讲座现场
我院张伯瑜教授担任讲座主持
第二场音乐工作坊中,伊朗艺术学院教授Mohammad Reza Azadehar通过与学生们一起跟着伊朗音乐共舞,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伊朗传统音乐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样的。
伊朗艺术学院教授Mohammad Reza Azadehar(右四)与学生们共舞
我院副教授Victor A. Vicente(左)担任工作坊主持
多元音乐教育与研究座谈会
9月16日下午,在多元音乐教育与研究座谈会上,六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教授分享了他们对于多元音乐的理解。
中央音乐学院安平教授讲述了中国古典音乐体系的构建及建立中国与世界音乐关系的基础;星海音乐学院程兴旺教授讲述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于人文问题的思考;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音乐系阮氏华灯副主任介绍了越南少数民族(Gia-rai)中的传统音乐——该音乐起源于菲律宾群岛南部和印度尼西亚东部,Gia-rai族人口约50000人,占越南总人口的0.53%,几乎所有的Gia-rai人从小就知道如何唱歌跳舞;上海音乐学院吴洁副教授分享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样本,例如乐队的组合方式、声乐类型以及演唱方式,并提出了音乐样本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建构的;中国音乐学院王先艳副教授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讲述了多元文化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同时加深他们的社会体验,使他们学会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浙江音乐学院章艺悦副教授从音乐教育学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民歌的教学、海外传播,以及中国音乐的传播者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传授中国音乐等问题。在与会嘉宾们的风云对话与提问中,座谈会圆满结束。
中央音乐学院安平教授(左)、我院张伯瑜教授(右)
星海音乐学院程兴旺教授
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音乐系阮氏华灯副主任
上海音乐学院吴洁副教授
中国音乐学院王先艳副教授
浙江音乐学院章艺悦副教授
荷兰LOTT and Friends乐团专场音乐会
9月16日晚,荷兰LOTT and Friends乐团专场音乐会于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大剧场上演。本场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安平主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充满音乐魅力与文化融合的视听盛宴。
荷兰LOTT and Friends乐团专场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以乐团主唱Lotte Gommers典雅的声线和和谐的男女声合唱为亮点,流畅的萨克斯独奏和电吹管的多重音色则如同每首歌曲的灵魂,带来无尽的韵味。摇摆节奏的hit-hat与鼓点,以及电吉他、木吉他和电钢琴的交替使用,从摇摆的活力到深情的吟唱,构成了一场无损现代音乐的震撼体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Lotte Gommers还献唱了中国歌曲《南泥湾》,其改编版本的竹笛音色与鼓、沙锤的独特结合带来了全新的听觉感受。此外,她与主持安平教授进行的互动合唱为观众带来了趣味十足的演出。
安平教授与主唱Lotte Gommers互动合唱
音乐会的下半场更是充满惊喜,乐团以电吹管的竹笛音色引入了《南泥湾》的旋律前奏,然后丝滑地过渡到PJ Morton的名曲《How Deep Is Your Love》。电吹管模拟的低音大提琴声和萨克斯的灵活切换,展现了音色的多样性。互动环节中,观众与乐团合唱“je t’aime”法语“我爱你”,现场气氛愈加热烈。音乐会在《Faith》的优美和声与惊艳高音中圆满落幕,观众对乐团表示了热烈的感谢与赞赏。
现场观众
交流与融合,传统与未来,多元音乐的发展之路永不停息。本次“沿传统而前行”——世界音乐学术交流与展演系列活动落下大幕,参会的专家、学者、教授、艺术家们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山海龙岗、神仙湖畔留下了我们关于世界音乐的一段难忘旅程,大家相约,未来继续,天涯若比邻。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