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亚洲冷战与文学想象》
作者:张松建
出版社:秀威(台北)
日期:2024年9月
作者简介
张松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终身教职,博士生导师,新加坡作家协会理事。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中国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台湾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语文学、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华语文学十五家:审美、政治与文化》(秀威出版社,2020)、《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等6部专书。
各界推荐人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王润华(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
汪晖(中国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
黄英哲(日本爱知大学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
黄美娥(台湾大学台文所教授)
铃木将久(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刘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席教授)
专家推荐语
《亚洲冷战与文学想象》纵论冷战时期的南洋文学政治,以及其与大陆、香港千丝万缕的关系。张松建教授是南洋华语文学研究的佼佼者,新著勾勒二十世纪中期南洋文坛风云变幻,以及政治、伦理及审美影响,发微钩沉,极富史料意义,理论建构自成一家之言。从左翼的金枝芒到右翼的燕归来,从回归中国的黑婴、王啸平到南来香港再南下的力匡,冷战南洋的文学版图纵横交错,在在显示世变之际、海外华人辩证民族家国之情的复杂多端。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无论是在冷战史的领域,还是在文学史的领域,张松建的这部著作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作者对十位华裔背景的作家的经历和创作进行勾稽和细读, 在丰富的区域网络和全球关系中展示了他们之间的重叠、歧异和不同的声音和命运。这是一部在多重网络中重叠穿梭而始终把握时代脉络的著作, 一部将中国、亚洲区域和全球命运编织在不同个体的人生旅程和文字世界中的著作,一部直面冷战时代的多重冲突、综合同情之理解与历史之审视的著作。
——汪晖(中国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本书将亚洲华文文学置于文化冷战的大脉络之下,分析跨国网络、重叠语境、跨文类阅读、多元化声音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变迁,从选题、观点到方法论均有重要创新,是为华文文学与亚洲冷战史研究的佳作。
——刘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席教授)
亚洲冷战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建国运动和去殖民化等诸多问题。张松建教授从亚洲视角出发,通过十个案例研究,探讨了亚洲冷战的复杂而丰富的内涵。这既是历史研究,也对亚洲的现在和未来具有启迪意义。
——铃木将久(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张松建教授的新著,对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冷战背景下的亚洲文学命运,有深切的把握和思考,以及精辟入里的分析。它题材新颖、视角开阔,并贯穿有对诸多具体个案的独特研究,是从近年该研究领域中涌现出来值得期待的成果。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者)
张松建在亚洲冷战文化的废墟中重建文化冷战的文学书写,带动了新世纪的整合多种知识、走向跨学科方向和华文作家的区域研究新领域。
——王润华(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长)
目录
推荐语
导论 冷战与亚洲,离散与文学
第一章 “亚洲的风雷”:冷战年代韩素音的亚洲认同
引言:两个世界之间的韩素音
一、亚洲意识与文化认同
二、亚洲视野中的冷战政治
结语:超越“冷战东方主义”
第二章 黑婴的左翼之心:印尼、中国与文化冷战
引言:南洋、冷战与归侨
一、黑婴的帝国叙事
二、左翼思想再出发
三、在冷战的天空下
第三章 “一心中国梦”:王啸平的左翼文学写作
引言:救亡、归侨与王啸平
一、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形成
二、在(后)冷战的年代里
第四章 从南洋到唐山:韩萌的家国想象
引言:华侨与国家的相遇
一、庶民的哀歌
二、海外孤儿,归侨梦碎
三、叶落归根,还是落地生根?
第五章 冷战、归侨与文革:萧村的南洋叙事
引言:萧村小传与文学生涯
一、本土写实中的左翼思想
二、“文革”中的归侨
三、重返南洋及其问题
第六章 文化冷战在香港:燕归来、友联社与跨国网络
引言:冷战与南来文人
一、燕归来、香港与友联社
二、文学创作与政治神学
第七章 从香港到南洋:冷战年代的南来文人力匡
引言:香港的一九五零年代
一、流亡者的抒情声音
二、文艺、冷战与神学
三、再离散与本土化
第八章 新加坡戏剧家王里:冷战年代的中间道路
引言:冷战、戏剧、王里
一、“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祖国”
二、从英雄崛起到豪侠雌伏
三、从种族到阶级
第九章 金枝芒的现实主义:救亡、本土化与冷战
引言:金枝芒与革命文学
一、离散华人与救亡文学
二、如何本土,怎样文学
三、冷战年代的战争叙事
结语:金枝芒与马华文学史
第十章 冷战、革命与流亡:贺巾的文学之路
引言:贺巾与左翼文学
一、冷战年代的中国想象
二、阶级意识与社会参与
三、光暗交织的世界
结语:冷战、革命与现实主义
附录:访谈5篇
后记
作者简介
* 说明:原著为繁体汉字,为方便公众号读者的阅读,现改为简体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