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地方  
参保翻倍!没必要再投其他险?120地有了惠民保,试点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
2021-12-13 11:59:30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被人们称为“城惠保”“惠民保”等,各地还有专属名称。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65个城市落地了99个城惠保项目,参保人数超过3000万。而截至2021年9月底,包括四大直辖市在内,至少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专属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试点,总参保人数超过了7000万。

 
还不到两年,参保数翻番!那么有了基本医保,又有了“城惠保”“惠民保”等各种“保”,就没必要再投其他商业医疗险种了?13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健康保险蓝皮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1)》,为老百姓给出解答。
 
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保险运行模式与参保率
 
【开启政商合作新路径,多平台协同推广】
 
2020年以来,多层次医疗保障共同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这带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的爆发性增长。蓝皮书认为,普惠型补充医疗险这一新业态在试点中涌现,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全民准入、商保承办、准公益运行”的模式,需从试点经验上升到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层面加以明确定位。
 
目前,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开启政商合作新路径,主流项目以“低价格、高保额、免健康告知、含既往症”为特点。可以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抗风险能力,且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突破了传统商业健康险风险选择逻辑,是商业保险与政府合作推进普惠型保险产品的重要创新探索。
 
市场化程度方面,各地尝试多平台协同推广。上海在营销推广上有一定独特之处:协调官方平台、互联网流量平台及本地企业资源共同参与推广。首先是官方平台入口,包括随申办App、沪惠保公众号;另有两大互联网平台入口,包括支付宝、微保;还有本地企业资源,除各地常规的地铁、广播、海报等宣传途径之外,引入上海400家普药药房合作展出物料,以及特药定点合作药房“沪惠保”网点建设+推广。
 
今年虽然城惠保类型的产品数量大幅度降低,但2021年上市的产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助推下均取得了较高的参保率。蓝皮书认为,如果一个医疗险产品仅是产品名称出现“惠民”,但无政府主导,或者政府只是在发布会站台,并没有引领关键环节,则通常不会出现很好的普及效果。
 
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保险的五种模式比较
 
【“保保”挤占百万医疗险,实则应当补充】
 
《健康保险蓝皮书》认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对于个人医疗险的影响亟待关注。传统上,商业医疗险通常依赖于代理人散点式的推广,城惠保则是依赖多种传播方式进行集中密集的营销。在互联网流量平台上,比如打开支付宝,首页上就可以看到本地城惠保的推广链接,加之短信、政府官方公众号、地铁站公交站广告、电视台广播广告,以及保险代理人甚至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居委会等基层工作人员都可进入推广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对百万医疗险产生替代效应。行业调研显示,2021年的百万医疗险新单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其中原因不乏城惠保、惠民保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应该被百万医疗险覆盖的人群需求被挤占。
 
从产品保障实质上看,城惠保或惠民保是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的补充,百万医疗险是城惠保或惠民保的补充,本质上不存在矛盾。但之所以“保保”对百万医疗险造成冲击,是因为民众对于医疗险理解能力不高以及代理人对产品的解释能力,与医疗保障体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蓝皮书分析认为,从客户端看,由于民众对于基本医保和个人医疗负担缺乏了解,认为“有了基本医保、投了城惠保就够用了,没有必要再投其他的商业医疗险”。购买保险的动机是获取安全感,而城惠保已经给了客户安全感,导致客户认为不需要投百万医疗险了。
 
而从代理人端看,几百万代理人中,能把城惠保、惠民保等和百万医疗险区别清晰传达给客户的非常有限。在这种市场缺乏教育、代理人缺乏能力的大背景下,客户认为投了城惠保、惠民保就没必要投其他保险,代理人也说服不了客户加投其他健康险,矛盾就凸显出来。
 
不同险种年度累计原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高端客户与普惠人群,因人而异、因材施保】
 
在蓝皮书分析的中国健康保险业长期趋势中,研制团队展望认为,高端客户与普惠人群对健康险有不同的需求,中高端客户更倾向于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普惠人群更倾向于高保额、低保费、保大病的健康险产品。
 
一方面,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但个人医疗保障缺口依然较大。201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占到27.7%,在部分农村的占比甚至超过50%。因此,高保额、低保费、保大病的普惠型健康保险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另一方面,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崛起,集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于一体的高品质健康保障诉求潜力巨大,基于客户识别的定制化、系统化、场景化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应当因人而异、因材施保。
 
2020年及2021年被调查健康保险公司对未来2年内健康险产品创新预测
 
此外,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对于某些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出现的普惠性不足问题,蓝皮书主编方表示,在构建监管协同机制的基础上,应当明确普惠性的基本标准,可从确定经办费用率上限、引入赔付率公示制度、参保门槛实行“三不排除”原则等方面加以规范。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教授表示,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尚未成熟,发展规律有待探索。鉴于此,上海健康医学院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聚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开展系统研究,编撰健康保险蓝皮书系列研究报告,以期为政府决策和业界经营提供参考。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