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工业互联网“国家队”取得零的突破、未来产业实现“从0到1”、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上升为最高等级……
万物皆“数”。当前,数字化浪潮正以席卷之势改变各行各业。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深刻认识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迫切需要,是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河南坚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战略之举,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构建起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赋能、数字治理、数字生态“五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加速形成,“数字河南”展现澎湃动能。
未来的世界是数字世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思维革命,更是一场能力革命。
作为后发地区,河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迎头赶上的进取心,持续筑牢“数字底座”、打造“数字引擎”、锤炼“数字能力”,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面向未来、逐梦未来,才能赢得未来。
数字基建夯实转型发展底座
全长9183米的“老界岭隧道”,连接着洛阳栾川县和南阳西峡县,一路串起老君山、老界岭等多个知名景区。
为了让来往的游客时刻保持网络在线,两地移动分公司在隧道内手抬肩扛,历时4个月布放光缆66公里,最终让这个河南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实现5G覆盖。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只有开通了互联网这条路,偏远乡村才能算真正踏上“高速路”。
河南把5G、千兆宽带、数据中心等数字基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手棋”,加快构建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河南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率先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居全国第5位,全省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居全国第1位。
今年以来,我省统筹推进、超前建设,持续发力提升数字基建。
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今年新开通5G基站2.76万个,开通窄带物联网基站3.5万个,实现重点场景深度覆盖。
瞄准区域性数据中心。抢抓算力时代,建强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推动郑州、洛阳等地构建超大型绿色数据中心集群。
夯实数字基建,为的是激活发展动能。未来,高速泛在、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数字基建将转化为全新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产业培育区域竞争优势
9月13日,新晋“独角兽”企业超聚变公司成立一周年。这家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提供者也在这一年新添了“河南户口”。
为“抢”来超聚变,河南跑出了“超速度”,展现了“超能力”:
仅用时55天,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就正式下线;用时8个多月,产值就达百亿元。省领导亲任服务工作专班组长,从工厂投用、市场拓展到员工的衣食住行,全程服务无微不至。
发展数字核心产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我省坚持“硬件软件”双路突破,“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协同并进,打造一流数字产业。
连续四次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擦亮“郑州传感谷”产业名片;
成立省科学院集成电路研究所,完善半导体研发、设计、制造、封装全产业链;
建设“光电产业谷”,打造千亿级光电产业集群……
如今,河南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先进计算、网络安全等有一定基础的数字赛道上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在区块链、元宇宙、量子信息这些风口产业上敢于突破,勇于角力。
举办首届CCF量子计算大会、落地首个元宇宙产业园、郑州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8月以来,我省在谋划数字前沿产业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项目提速、载体提效。全省还梳理形成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4个清单,首次遴选认定7个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9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9家省级软件产业园区、15个省级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
“跳起来摘桃子”,收获满满。今年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两个新兴行业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0.8%、31.0%。
数字赋能助力千行百业升级
当年,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生产,是6000多个工人耗费了4个多月时间才完成的。
如今,在中国一拖大型轮式拖拉机的总装车间,单班日产量就可以达到200台,产量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产制造过程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不仅如此,“东方红”还生产出最新的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北斗定位系统在北大荒黑土地上大显身手。
数字是最好的转型驱动力。我省正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了涵盖智慧能源、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10个领域的109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出台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推动“河南制造”升级“河南智造”。今年我省在钢铁、焦化、水泥等“两高”行业推动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82个、总投资21.7亿元;全省累计建成智能车间641个、智能工厂278个,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4家,初步建立“1+37”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打造农业数字化发展典范,粮食大省更好夯实“中国粮仓”。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万亩高标准农田里,土壤墒情、苗情虫害等12类数字监测设备高效智能,农民用手机就能浇水、施肥、除虫,亩均粮食产量提升20%以上,人工费下降一半。
全省加快构建农业物联网,打造“空天地”一体化农业智能监测预警系统,3个国家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落地实施,40多个精准种植、智慧养殖等农业信息化项目开花结果,更多农副产品多维“触网”、跃上“云端”,数字农业描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数字治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这是市区的高清摄像数据和画面的实时传送,哪里堵车、哪里有事故需要处理,一目了然,一键派单。”许昌市莲城智能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画面了解全市每一处“神经末梢”的活动。
拆掉“数字烟囱”、打破“数据孤岛”,许昌市将38个部门政务相关信息化系统链接起来,共同组成“智慧大脑”,每天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城市治理更加科学高效,项目一举荣获“2021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依数而治、循数而治,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数治”化。全省各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农村智慧党建体系,推动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手段拓展,全面提升数治能力。
55岁的光山县紫水街道居民程在英最近感觉心跳频繁,她来到光山县人民医院就诊,通过移动5G远程会诊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仔细研究了她的心电图像,判断无大碍,让她放下心来……我省通过数字手段把优质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共享,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数字化成果走入寻常百姓家。
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河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建设数字政府,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省政务服务中心揭牌运行,汇聚40多个部门1388项政务服务事项,大大方便企业和群众“一站式”办事;
搭建全国首家省级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归集共享涉企数据4亿余条,企业通过平台办理贷款“不见面”“零接触”;
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河南政务服务网,零跑动、不见面审批事项比例达95%以上,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指数晋级为最高等级的“非常高”。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数治”大格局加速形成。
数字生态厚植创新创造土壤
数据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8月21日,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揭牌,当日即实现11笔交易,总交易金额3805.5万元。
“数据只有交易才有价值,通过交易让冷数据热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发挥数据交易对产业的倍增放大效应。”省工信厅副厅长田海涛说,下一步将开展大数据“四创”平台、“四优”标杆遴选,深度挖掘数据应用场景,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数据产业生态。
拥有一流数字生态,才能孕育发展出一流数字经济。河南正大力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让更多的数字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完善政策规划。我省出台《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制定《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全面构建起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
夯实创新体系。揭牌成立一批省重点实验室、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突破关键技术、引育优秀人才,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更加牢固。
强化要素保障。统筹运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今年支付各类数字化转型奖补资金1.89亿元,落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配套政策,有效激发企业转型动力。
筑牢数字安全。推进河南省网络安全条例的立法工作,强化网络安全资源共享、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有效协同,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立足这五年,谋划十五年,前瞻三十年,河南数字化转型大潮奔涌,乘风破浪。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进入现代化新征程的河南,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专家点评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学良
数字经济是后工业经济时代公认的新经济发展形态,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作为重塑区域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理所当然地是先进地区持续强化引领优势、后发地区加快拼抢赶超的重要战略举措。
河南是地处内陆地区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河南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
抢抓数字经济向内陆转移渗透的“窗口期”,河南突出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场景牵引,强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一系列数字化重大平台、重要工程、重点项目陆续快速落地见效。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核心产业、数字融合应用、数字治理能力、数字生态体系“五位一体”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展现出河南干部群众善于学习、敢于谋事、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
当前,河南数字化转型正加快从单点突破、示范试点转向面上展开、体系融合的新阶段,整个经济形态、生产模式和治理方式等正由此发生巨大变革,由数字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雏形初显,未来非常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陈辉 整理)
亲历者说
我们被齐力推进了“国家队”
□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玄阔
今年5月,我们公司打造的天信工业互联网成功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实现了河南工业互联网跻身“国家队”零的突破。
复盘整个申报过程,我们感触很深。一方面,我们真切体会到各级部门是在真心帮助企业,从原来的“发令者”变成了“志愿者”,当好24小时服务员。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幸赶上河南数字化转型大潮,从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各级部门负责人,身体力行作表率,一起推着我们往前走。
天瑞集团原本的主业是水泥、铸造、煤焦化等传统制造业,通过近几年对自身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积累了一定转型经验。但要说搞一个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一开始也有点“怯战”。
省里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方案后,主管部门就“关注”到了我们,多次来企业深入调研,动员我们参与申报,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到企业座谈,帮助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干部对行业趋势、平台特征等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指导得非常到位、有用。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考察组来企业进行评估,会上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少走了弯路,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他们提出的要推进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发挥龙头企业建平台的引领作用,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平台建设也因此突飞猛进。
得知我们遇到资金困难,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政策,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还帮助我们走出去开阔眼界,多次支持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培训和论坛,推荐我们参加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我们的项目获得原材料行业新锐组一等奖。
尤其让人难忘的是,今年工信部“双跨”平台申报遴选时,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省工信厅的业务处室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加班修改申报材料,真的是手把手、心贴心。
付出汗水定能收获果实。今天的天信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从服务自身变成服务全行业的生态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节能减排、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链接服务全国企业1万多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双跨”平台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河南数字化转型战略。(河南日报记者 万川明 张海涛 陈辉)
标签: “十大战略”进行时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