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黑龙江记者张建友
8月2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30多位演职人员正在复排大型传统龙滨戏《樊梨花》。该戏讲述的是樊梨花征讨敌国、奋勇杀敌的故事。据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主任李廷忠介绍,这部戏是五常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也是龙滨戏传承发展的成果展示。
据五常市委书记张希清介绍,201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级非遗项目的五常龙滨戏是黑龙江省的独有剧种,保护传承责任重大。近年来五常市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出发点,创作出多部接地气、有生气、有市场的龙滨戏精品,讴歌新时代,提升了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龙滨戏是在东北二人转杂调、梨花腔、新柳腔、新咳腔等唱腔上进行综合改良后创造的新唱腔,其特点是语言朴实、唱腔优美、表演动作欢快。近年来,由于受娱乐形式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龙滨戏受到较大冲击,曾出现几年排不出一部戏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五常市加大了保护传承力度。
五常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费勇说,五常市通过打造精品剧目对龙滨戏进行保护传承,起到了较好的传承效果。新编《燕舞凤翔》《方圆之间》《临时丈夫》等剧目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
2018年11月,大型龙滨戏《永远在路上》在五常市上演,该剧把廉政教育的内涵巧妙地融入剧情和人物中,讲述了主管惠民工程的主任万宁从好官走向堕落的人生悲剧。跌宕起伏的感人剧情、大气恢弘的舞美设计、荡气回肠的道白唱段、令人叫绝的精湛演技,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很多机关干部表示,这部戏让他们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面对人才断档、培养周期长的难题,五常市聘请省内外知名编导和作曲帮助完成了折子戏《燕舞凤翔》《梦中情人》和龙滨戏《临时丈夫》等多个剧目创作,既打造了精品剧目,又在排演中提升了演职人员的专业技能。
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副主任闫培庆在20多年时间里,通过不断走出去学习、刻苦练功及向老前辈请教,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先后主演过龙滨戏《喜上喜》《大棚会》等多部优秀作品。闫培庆说,演好龙滨戏,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闫培庆是五常市培养龙滨戏优秀人才的一个缩影,经过近年来的培养,一批演员已成长为龙滨戏的骨干演员。
为了龙滨戏的传承,五常市多措并举,打出了人才培养组合拳。对有潜力的演员,送出去进行深度打造;把如今已走出去、曾在剧团工作过的导演、演员、伴奏员、编剧等列入龙滨戏创排人才队伍,重新激发他们的热情;不断选派优秀演员参加省市级大型剧目的演出活动,提升演员驾驭舞台的能力;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演员的表演技巧;抓住一切机会选派编导人员观摩全国各地的优秀展演,提高编创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利用龙滨戏创客基地,面向社会吸收龙滨戏爱好者,并开展培训活动,邀请原龙滨戏当家花旦定期来基地授课,培养出以五常市五常镇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业余团队,创编了龙滨戏折子戏《闹鱼塘》。该剧目经常参加广场文化演出,深受群众喜爱。此外,该基地还在各学校招收了10名有潜质的学生作为龙滨戏的后备力量,进行定向培养。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如今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每年都能创排一两部龙滨戏及两三部精品折子戏,这些剧目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小山子镇胜远村村民陈永和经常追随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下乡演出队伍,他说:“我从小就喜欢龙滨戏,有趣味性,看也看不够。”
2018年9月,五常市兴盛乡腰贡村举办运动会,邀请五常市龙滨戏传承中心为运动会闭幕演出。当龙滨戏《方圆之间》谢幕后,应现场观众强烈要求,又加演了《燕舞凤翔》和《梦中情人》两部龙滨戏。
如今,龙滨戏已成为五常市文化下乡、文化惠民的主打节目,每年的农闲季节,至少要在乡镇村屯开展送戏下乡演出30多场次,特别是近几年创排的《没事找事》《将热情进行到底》《顺水推舟》等新剧目广受欢迎。
由于惠民力度不断加大,龙滨戏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戏迷,由过去的演出单位主动送戏,变成了乡镇村屯登门要戏。有些戏迷还自编自演龙滨戏,如五常市爱乐乐团戏曲队排演的龙滨戏《借钱》,在社区、广场演出多场,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