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传统体育活态传承天地宽
2019-09-24 17:13:0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达瓦孜表演现场

本报记者赵若姝文/图

春秋时期山戎民族创造的秋千,侗族、壮族、仡佬族传承500余年的花炮,在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高脚马、独竹漂、打胡墼……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创造了数量庞大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在民间沃土中活态传承、历久弥新。

9月8日至9月16日,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珍珠球、蹴球、押加、龙舟等17个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和194项极具地域特色、充满民族风情的表演项目在河南郑州集中亮相,引发了大众对传统体育的广泛关注。

一场民族团结盛会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为主题,从开幕起持续举办9天,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我国台湾少数民族组成的34个代表团的7009名运动员参加,覆盖我国所有民族,打造了一场民族团结的盛会。

走进全国民族运动会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传统体育的大观园,仅民族式摔跤项目就包含蒙古族式摔跤“搏克”、维吾尔族式摔跤“且里西”、彝族式摔跤“格”、朝鲜族式摔跤“希日木”、藏族式摔跤“北嘎”和盛行于回族、满族的中国式摔跤“绊跤”6个跤种。河南代表团民族式摔跤教练韩洪涛从1991年起担任全国民族运动会民族式摔跤教练,回顾民族式摔跤的发展历程,他说:“20多年前,还有运动员在赛前临时‘客串’上场。现在,一些参赛选手甚至几年前就开始备战,而且运动员构成日趋多样化,各民族可以参加民族式摔跤各个分项的角逐,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比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传统体育的比拼中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式摔跤只是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缩影。据运动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是规模最大的一届,参赛人数为历届之最。为鼓励群众参与,运动会淡化金牌意识,扩展奖励面,同时扩大参与程度高、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参赛规模和散杂居地区表演项目的范围,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一个民族文化大观园

与其他运动会不同,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置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三大类表演项目,各代表团带着179项根植当地的民族体育“土特产”共赴盛会展风采。

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大绳,以高难度表演闻名于世。表演当天,郑州正值雨后,在位于21米的高空,钢索比以往略显湿滑,四五级的阵风加大了钢索的晃动幅度。尽管如此,参加表演的维吾尔族达瓦孜国家级传承人阿迪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