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民歌队演出 马山镇文化站供图
本报驻湖北实习记者瞿祥涛
“南湖菱花朵朵红,北坡稻花阵阵香,湖水一片清,歌声两岸唱,千年古镇新气象,马山民歌九州传……”11月13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马南村热闹非凡,纪念马山民歌队建队65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吸引了远近群众前来观看。
台上唱,台下和。马山镇文化站站长田清云说:“传唱马山民歌成了镇里的‘时尚’。”
从古老“郢中田歌”中孕育,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历史深处走来 曾大放异彩
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古称“郢都”)30公里,属郢中腹地。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
田清云介绍,马山民歌多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堪称古代“楚声”“楚歌”的活化石。马山民歌以楚方言为基调,有“田歌”“号子”“山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其中“喇叭调”“叮当调”“得得调”“伙计调”“哦伙调”五大调享有盛名。
“我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时,田间地头广为流传的马山民歌就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如今已82岁的马山民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兆珍说,1957年,她所在的湖北民歌合唱团以马山民歌《翻一个荷叶对牡丹》唱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接见。
“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逢农忙季节,优美婉转的马山民歌《栽秧歌》在田里此起彼伏,表达着劳动者的心声。
走过发展低谷 延续薪火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市场大潮冲击下,马山民歌进入发展低谷,歌者云集的盛况曾一度消失。当时实行分田到户,不再给民歌手记工分,一些优秀民歌手为生计奔波,被迫转行;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音乐,不愿再学唱乡土民歌。
即便如此,马山民歌仍在艰难处境中薪火相传。
曾任马山镇文化站站长的廖开富,为了不让流散的马山民歌失传,经常拎着录音机奔波在田间地头,寻访民间老歌手,录下口口相传的乡音楚调,再用歌谱形式记录下来,先后抢救了100多首极富特色的五大调、小调及大量歌词俚语。“这么土的东西还费劲去折腾,老廖真是傻到头了。”虽然经常受到类似的嘲笑,但廖开富痴心不改。
1956年出生的马山民歌手黄清芳,当时虽改行务农,但对马山民歌的喜爱丝毫不减,不仅在生活劳动中随时哼唱,还让女儿朱玉婷系统学习马山民歌,其孙女出生后,也逐渐开始学唱。一家三代薪火相传,保留着马山民歌的火种。
上世纪80年代初,荆州区文化馆的专业工作者也对马山民歌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收集、整理,利用两年时间录制了近900分钟的马山民歌原生态唱腔,并经过半年的整理、排序,出版了马山民歌专集《江陵民歌》。
迎来久违的春天 与时俱进
2007年,马山镇被湖北省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马山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马山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沐浴时代之风,马山民歌迎来久违的春天。
荆州区文化馆馆长季燕妮介绍,荆州区文化馆组建了马山民歌课题组,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马山民歌普查工作,对新搜集的民歌进行录音、录像、记谱,分类存档,还编辑出版了《荆州马山民歌普查资料汇编》《马山民歌精选》等书及音乐光盘《马山民歌精粹》。
从2008年开始,马山民歌走进校园,这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不仅开设了教马山民歌的音乐课,还有一套专门的自编教程和教学方法。”马山中学负责人说,马山民歌的传承人还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辅导。
“马山民歌的内容大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马山民歌与时俱进,在创作中迸发出新的时代特色。”廖开富介绍,他新创作的《湖儿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