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旋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通讯员 王旭
对话人物
谭旋,1981年生于武汉,词曲作家、著名影视音乐制作人。先后为《美人心计》《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们的婚姻》等100多部热门影视剧创作制作了原声配乐或主题曲、插曲,知名歌曲总数量超过300首,网络试听下载次数累计超过百亿次。
他创作的《武汉伢》获评“听见中国听见你”2020年度优秀歌曲。他为古装玄幻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作的片尾曲《凉凉》获评2018年全球流行音乐金榜年度最佳影视剧主题曲等多个奖项。
对话背景
2020年,谭旋想见的武汉,正遭受疫情肆虐。谭旋把对家乡的鼓励与祝福写进了《武汉伢》里,一曲“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传遍神州,让无数人泪流满面。
四时轮转,再见武汉已是风和日暖。近日,湖北省文联完成湖北首批新文艺群体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极目新闻记者从获评人员名单中发现,武汉伢谭旋名列其中。
3月8日,记者联系上远在横店的他。这位创作过《爱的供养》《剑心》《凉凉》等大热影视金曲的新文艺工作者,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突然有了一种归属感与责任感。
从湖北开始,创作更多的人文歌曲
记者:职称对于你,有怎样的意义?在一些人看来,拥有音乐工作室、成立音乐制作公司、创作了数百首知名歌曲的名人,或许不需要这个。
谭旋:我以前一直都是在体制外工作,对职称是没有概念的,毕业以后也都是自由的工作状态,从事着影视方面的音乐创作工作。前年我创作《武汉伢》后,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音乐家协会,突然有了一种归属感。现在作为湖北新文艺群体一员,获评职称,多了一份责任。我会更强烈地想要去创作一些不一样的音乐风格的作品,去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美丽的中国。
记者:我了解到,你之前去襄阳谷城参加湖北省文联乡村振兴“五个一”的调研,还为堰河村创作了村歌。
谭旋:以前我很少参与有组织的活动,但近来我参加过两次采风活动,第一次是中国评论家协会在三峡举办的采风活动,第二次就是走进襄阳谷城县堰河村。
这样有组织的活动,对我来说很新鲜,它让我看到了很多我以前很难有机会接触的事情和风景。如果我是自己一个人去某个地方,可能会有很多不方便,不会有当地人做向导,给我讲那么多深刻的人文故事,也很难会有人组织当地的一些文化名人,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去讨论文化的发展,一起集体创作。
今年初,我为堰河村创作的村歌《堰河谣》上线了,这是一首非常民谣化的歌曲。我记得当时去堰河村采风时,一位会唱山歌的老人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当地原生态的民歌。我把他唱歌的视频录了下来,回到北京后反复听,很受感动:他们的生活状态特别朴实,每天过得简简单单,但很知足。
后来,我和词作者向涵商量,用时过境迁的角度,通过歌曲讲述一位年轻人离开家乡时,暗恋的女孩,扛着锄头在山上目送他。后来,曾经的年轻人白发苍苍,回到了堰河村,当年的姑娘还在,只不过,她也已是白发苍苍。她扛不动锄头了,她弯着腰,到村口迎接他……歌曲上线后,有一位定居在广州的堰河村老人写了很长一段话,说他想起了初恋。
村歌不一定是一种口号,也可以是一个人文故事。而从湖北开始,创作更多的人文歌曲,也会是我创作的一个新方向。
渴望创作与武汉相关的影视剧音乐
记者:创作人文关怀的作品,和你创作影视歌曲,感受一定不一样。
谭旋:我写的影视音乐,是纯粹为影视作品而命题创作的,它们大多是虚拟的,并没有过多的实际体验。毕竟古装剧、仙侠剧或者偶像剧,这些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但是我去写这些通过采风,去实际了解当地的文化之后,再创作出来的作品,感受不同。
像写《武汉伢》,这个歌也是在发生疫情的当下,内心的一种抒发,是我当时想要表达的最真实的情感。
其实我以前也自发创作过公益类歌曲,5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