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昆明5月18日电 题:云南学者保护重构“圣境文化”助力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
本网记者 缪超
二十多年前,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因多湖泊、多石山的喀斯特地貌导致耕地稀少,村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渔业经济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人民币,下同),生活贫困。
如今,仙人洞村是一个背靠青山、前临绿水的生态村庄;是一个有古老民俗节日、祭祀和歌舞的文化村庄;是一个乡村旅游火爆、人均年收入5.6万元的小康村。
仙人洞村华丽转变的背后,蕴藏着中国学者对传统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18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尹绍亭在云南大学内举办的“魁阁讲座”上,以仙人洞村案例,阐述了学者们通过保护重构“圣境文化”助力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尹绍亭介绍,自然圣境泛指由原住民族和当地人公认的赋有精神和信仰文化的自然地域,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上的民间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自然圣境名称,如神山、圣山、圣湖、圣林、龙山等。
中国是较早提倡“自然圣境”概念和从事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学者裴盛基等就开创了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神林等研究调查。
尹绍亭称,中国对“自然圣境”概念的研究和论述,对生态文明及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云南省实施“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仙人洞村申请加入试点。2000年前后,尹绍亭和一批学者进驻仙人洞村,试图通过圣境文化的调查、修复、完善、活化,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带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民居改造等事业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村民脱贫等目的。
彼时,仙人洞全村有173户759人,大部分是彝族。村民生计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生活贫困,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尹绍亭回忆,他们第一次进入仙人洞村,村庄处于较为封闭自给自足经济状态。“仙人洞村临湖靠山、山清水秀,然而由于贫困,村落脏乱,民居简陋。”
“我们走访发现,仙人洞村彝族的节日、祭祀、歌舞等传统文化已废弃多年,传统圣境文化式微。”他告诉记者,学者们决定在仙人洞村全面整理收集与圣境有关的生态文化传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他们发现仙人洞村原有的圣境文化由神山、神树、祖灵洞、仙人洞构成。神山紧邻村庄,由于是传统神圣之地,村民禁止任何破坏行为,因此植被良好,竹树茂密。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停止祭祀等活动,多被荒置。
历史上,圣境文化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土著及地域社会中,进入工业社会后,受殖民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全球化等冲击和影响,世界各地各族群的传统文化急剧变化衰落,自然圣境也多已消亡。
根据仙人洞村民意愿,尹绍亭等学者与村民达成共识,在神山之下重建祭祀仪式场和重设祭祀活动,让圣境文化活化。他们同时挖掘恢复了当地花脸节、火把节、密枝节等传统节日。
“在祭祀活动和节日期间,我们得以向村民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村落的文化景观。”尹绍亭说,通过圣境文化与社群文化相结合,还为仙人洞村与周边十几个民族提供了文化交流、团结共荣的平台。
仙人洞村党支部书记范成元告诉记者,圣境文化潜移默化间提高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家集体护山护林、清洁村庄、改善人居环境……“我们要搞乡村旅游,吃的是‘生态饭’,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
范成元说,随着仙人洞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及传统文化的恢复活化,乡村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家家户户开起客栈或餐厅。实现了传统农渔经济向以旅游为主的复合经济的转型。2021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5.6万元。
尹绍亭说,圣境文化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而且能通过社区圣境文化的调查整理,发掘其生态文化内涵,激发当地人文化自觉。“以此为基础,在尊重当地人的愿望和诉求下,创新拓展传统圣境文化的转换和建构,可使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