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真理之眼,永远望向生活——朱宪民眼中的摄影与审美
2019-11-22 10:42:14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原标题:真理之眼,永远望向生活

古戏台上下·山西(摄影) 一九九六年 朱宪民

黄河中原集镇上.·河南(摄影) 二〇一七年 朱宪民

朱宪民,1943年生于山东省范县,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1988年创办《中国摄影家》杂志,1996年作品被德国埃利森匹科特艺术博物馆收藏,2002 年在法国巴黎水之堡摄影展览馆举办“朱宪民摄影作品展”,2005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摄影事业终身成就奖”,2015年、2017年《影像力量》中国国际摄影文化展“镜美尊”得主。

用镜头记录日常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虽然摄影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何拍摄出更有内容、更具情感和美感的作品仍需各人的不断实践与探索。纪实摄影家朱宪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将镜头聚焦于平凡百姓,他的作品也见证了近60年来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生活与变迁。日前,记者专访了朱宪民,请他就摄影作品的“情”与“味”以及如何拍摄出好作品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美术文化周刊》:大众摄影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从众多的大众摄影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的摄影技术正越来越专业,您怎么看摄影与生活的关系?大众摄影怎样兼顾美学与艺术性?

朱宪民:“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这是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1988年为我题写的赠言,我非常喜欢。

刚刚步入摄影领域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时,“高大全”“红光亮”的影像曾是我一度追求的目标,但在1979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深刻地开启了我的摄影心智,他的作品让我感到艺术的力度、严谨、完整,摄影原来和生活可以贴得如此紧,摄影原来可以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但是摄影也不单单是记录,它还需要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呈现,必须要有内容与艺术的统一。摄影首先要真实,其次还要能感染人,要有艺术性、有冲击力,能使人产生共鸣,如此才算是一张好照片。

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拍摄祖国的发展,拍摄了很多农民形象。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可以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常常说,40年前最困难的事是让老百姓吃饱饭,而40年后的今天,老百姓最发愁的事是减肥了。这是何等伟大的改变。这些生活的变迁、老百姓生存状态的改变,都是我们要记录的影像,因为这就是我们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美术文化周刊》:在您印象中,人们对于摄影艺术的审美转变是在什么时候?它是怎么发生的?

朱宪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拍的照片还都受“文革”的影响,使用固定的模式,多数是摆拍,那时的照片就像当时的样板戏一样,不允许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变化,由于长时间在这种模式化的图片环境中,许多人接受不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照片,我曾发表在香港画报上的《黄河人》还受到有关部门的批评,说是丑化国人的形象。但是经过了时间和人们认知的变化,这组照片慢慢地被人认可、接受,而且越来越多的摄影家开始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

1979 年摄影家陈复礼在中国美术馆办了一个展览,大概同时期办展览的还有钱万里,他们的摄影作品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很大轰动,甚至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典范、楷模。可能因为当时的杂志很少,能看到的国外摄影作品更少,所以,在中国摄影界封闭的那一段时间,看到的都是一种面孔和式样的摄影,突然之间看到了甜美的、与以往不一样的作品,就非常喜欢,好多人都去美术馆排着长队看展览。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灵和精神的压抑之后,人们对于美的向往是非常强烈的,沙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所以在当时空前火爆。

但是这些展览将中国人对于摄影的标准又转变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因为当时人们对于美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沙龙摄影作品不断进入内地,由于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美的需求是被压抑的,审美匮乏,所以此时的沙龙摄影在中国就有了成长沃土。摄影界受到这些沙龙摄影作品的影响,就开始转向追求唯美的表现。直到今天,它们对中国摄影界的影响依然较大。

《美术文化周刊》:您在拍摄图片时,会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朱宪民:作为摄影人,我除了要思考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外,还要考虑它的时代性。因为你拍摄的照片应是表现80%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才是最真实的,你不能仅仅拍摄特别贫穷或落后的地方,也不能特别选择富裕和发达的地方,因为这都不是80%人的生活状态。比如,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中国都穿军装戴军帽、背绿书包,到80年代后期就是西装、喇叭裤、旅游鞋……包括住房、劳动工具、交通工具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以,摄影人应该抓住这些特征,符合大多数民众的特征,以此来记录时代。当然,这是指纪实摄影。除此之外还有风光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等等,但归根结底它们都离不开艺术性和独创性,摄影师要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过去我们更要求技术的呈现,但今天我们更需要有思想、有内容、有观念的作品。

《美术文化周刊》: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如何才能拍出好作品?

朱宪民:好的摄影作品可以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也可以悬挂在图书馆、音乐厅、剧院、商场、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还可以走进家庭。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透射着摄影人的思想理念和人文关怀,无论何种摄影,“可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照片需要让更多的人去看、去欣赏、去喜欢、去共鸣。当然,摄影艺术也坚决不能模仿和抄袭,看别人的东西是为了开阔眼界、丰富自己。无论专业摄影师或普通民众,若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要“备课”。比如要拍摄黄山风景,可以先从电脑中搜寻黄山的好照片,研究别人拍摄的角度、效果,再思考自己怎么才能与众不同和超越对方。

总体而言,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需具备真实、自然、生动的特点,这样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历史价值。同时,它还要有艺术性、思想性和唯一性,摄影家要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还要力争让人们看得懂和喜欢。(记者 高素娜)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