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冰 本报通讯员邓明明
招商引资如火如荼、项目推进奋力前行,初秋的湖北宜都正迎来收获的季节。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宜都大地处处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足音。
作为宜昌市“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中东部发达县市一核的排头兵,今年上半年,宜都市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3亿元,增长8.5%,高于宜昌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6.8亿元,同比增长18.9%,居宜昌市第一位;财政总收入22.3亿元,增长15.6;招商引资成效突出,1至6月,完成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7个,协议总投资195.5亿元,在宜昌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更为可喜的是,宜都市全国百强再进位,位列第78名,这是该市连续6年进入全国百强榜单。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宜都市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跨越提升的具体体现。
拆出发展新空间
2017年8月24日,宜都市枝城镇,楚星化工园区香溪化工有限公司厂房内的化工设施设备开始有序拆除,标志着宜都市正式启动首批化工企业关闭清理行动。
拆,是宜都市推动化工企业转型的开始。宜都共有规上化工企业24家,2018年,该市投入120亿元,形成“一企一策”方案,关停4家、转产1家、搬迁入园11家,已入园企业就地改造升级。
环保重拳免不了向经济发展“割肉”。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一组数据:“对于整个关闭、清理、转移、搬迁等会带来近70亿元左右的损失,而宜都一年工业企业的产值在700亿左右,大约1/10的产值要给环保‘让路’”。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宜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环保一边。
为打破“化工围江”环保困局,2018年7月底,宜都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指挥长的宜都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市推进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攻坚指挥部,并制定出台了《宜都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在专题办公会上,罗联峰曾多次提到,要锁定目标、倒排工期,把服务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放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推进,举全市之力打好打赢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宜都市在“拆”的同时,也为发展创造了“新空间”。
在宜都化工园区内,首个入园施工的化工企业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