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察隅县森林消防中队:守护雪域江南绿,不负青春火焰蓝
2019-12-26 15:27:1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察隅县森林消防中队驻守在西藏察隅县的竹瓦根镇,驻防十分偏远,距拉萨的总队机关960公里,距林芝的支队机关也有540公里。察隅县是西藏的林业大县,木材蓄积量达1.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超过60%,中队编制人数不多,任务却很繁重,近千公里长的防火线上,都留下过队员们战斗的足迹。组建以来,中队共参加灭火作战50余起,占总队灭火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防火灭火主战场。

队员们喜欢把灭火称为“打火”。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打火”对他们来说就是战争。他们手里虽然不拿步枪、机枪,但是拿着打火用的水枪。拿着它上火场,那感觉跟上战场打仗差不了多少。刚下队的新队员,第一次打火往往会很兴奋,坐上去火场的车,他们会说个不停。老队员们则明白,车一旦开出营区,啥时候能回来,运气很重要。这时候,老队员们都会闭上眼睛不说话,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储存体能。察隅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当山林起火时,汽车只能把他们送到距离火场最近的公路切入点。而剩下的路,需要他们徒步走完。携带的打火工具和给养,让每个人的负重少则四、五十斤,多则六、七十斤。2015年“5.12”上察隅镇那场大火,不到十公里的山路,队员们整整走了14个小时才到达火场。那是一片原始林区,没有人去过,自然也就没有路。密集的林子,张牙舞爪的荆棘,几乎没有给人留下通过的空间,所有的路都要队员们自己拿着砍刀和油锯开出来。走到夜里,困意和疲惫会侵蚀每个人的身体,思考的能力和兴奋的感觉消失殆尽,只剩下机械式行走的躯体,进行着条件反射式的报数,但队员们都会咬着牙向火线挺进,因为上了火场就没有回头路,就看谁能硬扛到最后。

察隅的火不好打,要打赢一场林火战役,耗时两三天很常见,六、七天也并不罕见。中队二级消防士肖丽宾曾经执行过一场长达8天的打火任务。打火结束时,队员们的鞋底、袜子和脚皮黏在一起,脱下鞋,破碎的袜子和脚皮也被一道撕了下来。一幕幕感人场景至今令他记忆犹新:扑打明火时,许多队员的手和脸被飞溅出的火星烫出水泡,有的脚趾甲踢掉了,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上了层层盐花,嘴唇被火烤得裂出了道道口子。开设隔离带时,有的队员工具坏了就用手抠,手磨出了血还在继续,用双手一米一米地挖出了一条宽为5米,长3公里的隔离带。清理余火时,部分队员不顾脚部被火灼伤,半跪着用水泵清理还在冒烟的焦土、站杆、倒木,面对着时有滚石、倒木滑落的危险,参战队员无一退缩。时任中队长姚学勤连续几天指挥作战,最后声带撕裂;副中队长尼玛次仁总是坚守在任务最重最危险的地方;司务长张平经常在队员断粮时,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给养让给队员;战斗班长曹桥身体感冒了,但他瘦弱的肩膀上始终扛着灭火水泵;新队员阿旺次边、刘正昌由于太劳累了,竟倒在浓烟散去的火烧迹地上睡着了。

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平时必须进行刻苦的训练,“山里通、铁脚板、活地图”,在察隅永远不过时。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察隅森林消防中队的营区宁静都会被一阵阵呐喊声划破,队员们每天都会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完成属于自己的“士兵突击”。让晨光点燃血性,让暗夜见证拼搏,“用汗水砺剑,为荣誉而战”的队魂时刻激励着队员,苦练精兵为使命,危难关头打胜仗。中队长齐鑫,为备战总队比武,埋头苦练,强化训练两个多月,瘦了20多斤,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参加比武时荣获总队干部第三名。中队年纪最大的队员刘光宁,入队以来一直担任文书,体格瘦小,但从不甘人后,一次负重10公里训练中突然失去知觉,直接砸在地上,磕的满嘴是血,仍然坚持跑完全程。二级消防士肖丽宾,当兵十年全在中队,十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察隅,今年回家休假看病的他,被确诊为哮喘,但他还是不认输,归队后仍想着参加大强度体能训练,在连续两次出现重呼吸性障碍送到医院治疗后,才渐渐减轻了训练强度。种养殖员顿珠多吉,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被队员们亲切地唤作“老牦牛”,去年因参加障碍训练,右膝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经重建手术后,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咬牙坚持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挑战自我,训练成绩在中队依旧名列前茅。中队指导员王勇,连续几天重感冒,高烧不退,外加上呼吸道感染,在参加半年考核时为了让中队考核有成绩,坚持参加考核,冲过负重五公里的终点线后,直接晕厥,失去意识,送到医院抢治了一个多小时才恢复过来,他说“为了中队的荣誉我拼了,倒也要倒在终点线后”。东风劲吹,战鼓催征,察隅中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都在负重前行,努力用汗水和拼搏擦拭着青春的火焰蓝。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有可能获得王者的荣耀。

在打火和备战打火的同时,他们更注重的是一个“防”,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是西藏的防火期,天气干燥且气温低、湿度小,是火灾的高发季节,在抓好训练演练的同时,他们还会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中队已连续15年开展“进村入户防火大宣传”活动,通常采取发放传单、常识讲座、隐患提示等方法向驻地群众宣传防火知识,这么多年下来,队员们几乎走遍了察隅县重点林区的所有村镇。二是开展护林员培训,每年的防火期,中队都会对县里的专业护林员进行两到三次的专门培训,同时利用防火宣传和驾驶员训练的机会,对村镇的护林员进行培训,培训通常采取理论讲解、现地演示等方法,对灭火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火场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避险方法等进行培训,着重提高护林员的打火能力和安全自保能力。三是开展巡护清理,每年的防火期,中队会定期组织人员到重点林火隐患区进行巡护排查,对林区公路两侧、驻林区村屯居民点周边、重点林区枯立木等重点部位进行清理,确保林区可燃物清理工作达到全覆盖,切实将森林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今,驻地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已大大提高,处置火情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自组建以来,中队始终保持着爱民助民、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爱民助民活动,得到了驻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2015年9月,中队与扎拉村开展共建活动,4位藏族孤寡老人成了队员最大的牵挂,于是便有了长期的结对帮扶,队员走了一批又一批,爱心却从不间断,周末假日,老人总能得到队员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贴心贴肺的关心。队员们急群众所需,还干起了“承包活”,义务为驻地几个村维修水泵等灭火装备,只要群众有需要,就及时上门帮助解决。独居老人仁青卓玛的木屋为危房,需尽快进行拆除,但家中没有劳动力。中队得知情况后,立即组成党员服务队前往老人家里帮助拆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尽量保护好了老人的财产。察隅县医疗条件有限,没有血库,但生孩子时大出血的孕妇却不少,每次接到县医院的求助电话,符合血型的队员总会第一时间响应,赶到医院,踊跃献血,自建队以来,队员已累计紧急无偿献血超过10万毫升,被医院领导亲切地称为“最安全及时放心的移动血库”。十数年如一日,队员们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始终用真诚与青春呵护着这片热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森林消防员竭诚为民的初心使命,像这样的暖心事还有很多很多。

察隅海拔不高,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多人都说“察隅是个进来了不想出去,但出去了又不想进来的地方”。在察隅中队,有一件全体队员公认的大事儿--家属来队。只要有家属来队,他们定奉为“上宾”,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家属来这一趟有多么的不容易。三级消防士刘亚非来自河南,妻子杜如梦和他是同乡,2017年,因任务需要他们两次推迟婚期。后来,杜如梦坐火车、再坐汽车,奔波了好几千公里来探望丈夫。中队党支部考虑到他们的不容易,便以“察隅中队欠新娘的一个婚礼”为主题,精心筹备、策划了一场具有警营特色的婚礼仪式,为他们圆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梦。杜如梦感动地说:“感谢中队为我们准备的这场婚礼,选择刘亚非我今生无悔,就是以后不一定有时间过来看他工作的地方了,这里太远了。”刘亚非已经在察隅8年了,这是妻子第一次来,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副中队长尼玛次仁,是地地道道的拉萨蔡公堂人,妻子一个季度有五天的假,有时会瞒着他来中队看他,往返近2000公里,五天的假期有四天在路上,相聚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队员们有时会忍不住问:“副队,你怎么不想想办法调拉萨啊,嫂子来看你一趟可真不容易。”这时副队总会说:“组织和领导把我放在这里,我只有干好本职的义务,而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虽然我也想离家近些,但你们一个个不都比我离家更远吗?我可比你们幸福多了”。指导员王勇和妻子结婚后,总是聚少离多,妻子如今怀孕,身体不好,每个星期自己一个人要去医院两到三趟,有一次还晕倒在医院门口,作为丈夫,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不能陪在她身边,他的心中一直感到万分亏欠。今年中秋节,他们的故事《托月寄相思:愿用余生守护林海守护你》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西藏森林消防员的不容易。如今,看着青山渐无恙,他们觉得,一切的坚守都是值得的。

谁不知青春壮美,谁不知年华宝贵?在枯燥的环境中,队员们最先懂得的是责任;在寂寞的岁月中,队员们最先理解的是使命。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锻造出坚定的信念,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队员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守卫着察隅这片绿洲,挥洒着汗水与忠诚。中队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焦云彪、“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毕占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孔特特,“全国十大绿色卫士”王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相关事迹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应急管理报等媒体报道。如今,他们虽然已脱下军装,但军人的基因与血脉永在,他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忠诚和担当守护雪域江南绿,不负青春火焰蓝。(曾小锋、王勇)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