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谢谢你,守护我!天津河西区“筑基”工程纪实
2020-12-24 11:40:2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自今年6月以来,天津市河西区再次启动天津民政“筑基”工程暨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提升项目。特困供养人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无”人员,是最困难、最脆弱、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根据《天津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中的规定,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具有本市户籍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政策被纳入到特困供养人员的保障范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据统计,河西区共有特困供养人员117人,其中集中供养45人、分散供养72人。如何强化兜底保障工作,更高质量的服务好这些最困难群众是摆在河西区民政部门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

一步一脚印,找准困难群众所想所盼

“王大爷,61岁,患有脑梗,肢体二级残疾,他的委托照料人也是一名残疾人,需要重新更换委托照料人;魏大爷,58岁,患有强脊性脊柱炎并且病情加重导致瘫痪,需要重新进行自理能力评估......”

为了做实、做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提升项目,河西区第一时间出台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街道分管主任、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入户小分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走访了所有在津的分散供养人员,并向各街道下发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问题清单》,要求街道及时进行核实整改。

按下“快进键”,让温暖传递更快更有力

王奶奶今年90岁,是此次大排查发现的“重点人”。当入户小分队入户时,看到昏暗的家里四处堆满杂物,窗户上布满了污渍,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想一定要给老太太换个居住环境。经过工作人员及同行的心理咨询师耐心细致地劝导,老人终于放下顾虑答应入住养老院。区有关部门立即打通快速救助通道,当天下午就帮助老人办理了入住河西区云江养老院的手续。在养老院,老人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说:“感谢政府,这里环境好,饭又香,还有好多老伙伴儿,来到这里我安心了。”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河西区纳入特困人员9人,建立了重点关注人员台账,详细登记重点特困供养人员42名。同时,河西区为他们打开快速救助通道,打通“政策”与“民心”的最后一米,让政府的好政策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帮助特困供养人员排忧解难,感受到社会救助的温暖。

“四有”保障,让特困供养人员吃下“定心丸”

“我无儿无女,以前总是担心老了病了无人照顾。现在政府委托专人护理照料,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感恩党的好政策!”李大爷在签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护理协议》后激动地说。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特困供养人员选择在家独自生活,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日常生活也多有不便。对此,2020年河西区制定了四项具体的制度举措,一是制定《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护理协议》,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照料服务;二是制定《河西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制度》,要求居委会至少每周一次、街道至少每月一次的定期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探访;三是制定《河西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提升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特困对象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标识和服务卡,写明其供养金额、照料服务人和定期探访人员联系电话等信息。

“四有”标准的落实,确保了河西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安全有关注、平日有照应、生病有看护”。截至目前,全区14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定期探访制度,74名分散供养人员签订了委托照料协议。

综合发力,让工作更有实效

为提升特困人员应急保障水平,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河西区为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申请办理“一键通”服务,为特困老年人提供7×24小时呼叫接听服务,响应日常生活帮助服务。对于危及生命的紧急呼叫,平台会立即转接至120急救系统,并通知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人,跟踪救援情况。

据介绍,天津市河西区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扑下身子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躬身而入心贴心办好民生实事”,扎实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成为特困供养人员的守护人、贴心人。(吕兴龙、郝培杰)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