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在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勉励,同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2015年4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六河五湖”综合生态治理与修复,“六河”就包括潮白河。潮白河作为链接密云水库和南部平原的重要生态廊道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依托绿色资源走绿色发展道路,将全面重塑顺义经济地理格局。
一、潮白河肩负北京市重大生态屏障功能
潮白河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北京市总体水资源不足,潮白河作为北京第二大河,在京流域面积约570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0%,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供水量约占全市1/3。生态敏感度高,同时,兼具防洪、排水、蓄水、景观等综合性功能,潮白河流经顺义32公里,被誉为顺义母亲河,《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明确要求其生态功能与性质不得下降与改变。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顺义绝大部分处于生态涵养区,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对“生态、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应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及《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要求,对潮白河(顺义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流域沿岸高质量发展。
潮白河(顺义段)生态修复形式严峻。潮白河顺义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断流,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补水水源数量少且不稳定,现状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南水北调贯通后不仅没有及时回补顺义城区地下水,北京市第八水厂仍在持续抽采。地表蓄水功能失衡,地表水正迅速减少,常年性断流成为常态。水资源量的不足很大程度上也导致断面监测水质达标率不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大部分为Ⅴ类、劣Ⅴ类。整体水生态环境较差,在潮白河(顺义段)年径流总体减少的趋势下,难以靠自身水循环恢复生态。
潮白河(顺义段)处于北京市生态和城市的过渡性节点。潮白河流经怀柔、密云、顺义和通州四区,与各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划分,处于潮白河上游的密云、怀柔两区属北京生态涵养区,承担了供水、调水、防洪等生态功能。而下游的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承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以流域水系连通天津和河北。潮白河顺义段介于生态涵养与副中心之间,具有生态的比较优势,具备“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空间优势。
二、新时代顺义高质量发展亟需生态文明提供动能支撑
水资源短缺导致生态承载力偏弱。潮白河流域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生态敏感度高,但目前河道生态水量严重不足,补水水源不稳定,长期靠牺牲生态环境用水,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之争日益尖锐,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维育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用水需求,严重制约了顺义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
处于产业发展阵痛期。为加快产业升级,清除产业存量,顺义区引导部分产业清退疏解,将一般制造业转移至周边地区,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顺义区两大支柱产业,首都机场和汽车制造业都面临发展的阵痛期,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受大兴机场分流影响导致客流量下降,营收降低。同时北京现代搬迁,将顺义工厂部分员工调至沧州、重庆工厂,淘汰落后产能,将产业转至低成本地区。近两年来,顺义主要经济指标不增反降,呈现“总量位次下降,增速为负”的局面,“腾笼”尚未“换鸟”,产业发展阵痛期仍将长期存在。
发展内生动能不足。顺义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限,2019年有1147家企业符合国家高新技术标准,仅占全市4.18%。高新企业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顺义区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科研环境不足,缺乏高校、科研院、研究中心的合作和带动,缺少科技研讨会等行业专业活动,科技服务平台及技术市场的支持与保护不足,难以吸引科技人才,“产学研”路线难以顺畅展开,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同时,缺乏推动科技成果的政策激励,没有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难以吸引重大项目前来布局,对顺义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形成阻碍。
潮白河两岸发展不平衡。受历史原因、政策定位、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影响,潮白河两岸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空港、国展、综保区、自贸区、轨道交通、三甲医院、体育中心等均布局在河西,河西城镇化程度较高,制造业发达,产业结构完善,承担部分北京主城的城市功能,河东发展较为滞后,缺少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产业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完善,尤其是轨道交通设施,区级学校、医院,体育运动,文化娱乐设施等配套不足。
三、以潮白河生态文明为纲重塑顺义经济地理格局
塑造生态空间统一体。以密云、怀柔生态涵养区为样本,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顺义生态功能,稳定全域生态系统。城市功能参考通州城市副中心,以“两区”建设为契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具有顺义特色、“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的生态优势区,对比怀柔、密云保持城市优势,对比通州保持生态优势。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编制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GEP核算机制,推动顺义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优化流域空间,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通过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并提升空间布局,腾挪土地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重大项目留存战略空间。统筹规划两岸产业结构与资源布局,避免同类竞争,各城镇各有所长,例如北小营镇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产业,牛栏山镇主要发展都市型工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根据《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发展规划(2017-2035)》,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群中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扩大发展规模,争取重大项目落地。
“三生融合”实现两岸协同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力求在顺义“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在顺义生态空间统一体框架下,依托潮白河流域,以生态文明推动生态及生产要素向河东转移,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河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河东交通、信息等基础建设,利用河东特色资源,以特色小镇为主体开发文旅、现代农业等产业,通过产业互联互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间产业、生活、生态资源的良性互动与合理配置,实现河东河西在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衡发展。
四、推进潮白河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大力保水”、“综合补水”、“统筹治水”。潮白河(顺义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战略关键在于“水资源量”,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对河道干支流进行生态补水,同时防止地下水过采。依照《北京市城市自来水厂地下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对水源及防护区进行保护,保障河床与地下水的生态价值,恢复地表水调蓄能力。多方位加强外调水资源,包括引温入潮、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提高再生水利用,实现外调水与本地水多水源供水,推进实现潮白河全系水面贯通。控制污染物源头排放,通过引水换水稀释污染物、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等措施改善水质,按北京市统一部署,分阶段达到二类水。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通过海绵城市、中水回用、雨污转化、节水器具换装等措施有效建设节水型社会,减少外调水依赖。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体系建设及河湖联通。梳理河东空间,在生态保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其他生态区域构建生态屏障,防止城镇连续、无序发展,优化顺义空间结构。推进森林公园与生态走廊建设,构成大尺度绿色空间,如以潮白河万亩森林公园为契机打造潮白河生态功能带,改善流域生态。严格按照《顺义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要求,逐步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争取在2035年达到96%,开放滨水项目,建设功能多样的河湖附属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性与娱乐性,吸引人气,将潮白河、顺义八景与森林公园结合打造滨水主题休闲长廊,确保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对接“两区”助力河东发展。顺义是北京自贸试验区建设主战场,主要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跨境金融等产业,自贸区、服贸区的建立将有效推动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流动与聚集。借助地理优势,河东地区可衔接自贸区和服贸区,与“两区”产业资源进行有机互动,借助“两区”红利与资源探索建设自贸协作区,聚焦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开展数字经济建设。以产业融合为契机,全面推进河东河西协调发展,加大交通基建投入,推进M15号线东延及“一环三放射”高速公路网建设,提升路网密度,顺畅河东河西交通连接,改善流域通航条件,加强河港建设,形成河港与空港“双港”结合格局。发挥“双港”区位优势,聚集产业发展,整合发展要素,吸引重大项目布局及现有企业扩大发展。加强区域土地空间整体规划与管理,借助市场配置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重大项目预留战略留白用地。利用区位与交通网优势聚集要素,以腾挪建设用地拓宽发展空间,以“两区”为契机加强产业建设,提振河东发展,实现河东河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流域+”发展。加强潮白河水系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沿岸景观与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公园与水上公园。以潮白河流域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为主线,统筹生态、人文资源,关联大运河文化,塑造流域多元文化,丰富顺义文化符号。加强狐奴文化、张堪、元圣宫等遗址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历史底蕴;以邓小平与芦正卷机的故事入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并传承红色精神;以潮白河人文为主题,进行交响乐、现代剧、摄影等一系列现代文化艺术创作,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三位一体的形式打造顺义城市文脉。将现代服务业与文化结合,探索精品文旅路线,开发特色文旅品牌,推动文化、旅游、科技、农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水上公园+国际赛事”组合打造水上运动产业链,以“沿岸设施+电子竞技”推动都市体育休闲及旅游业发展,实现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的“体育+”模式。以“生态+”融合“文化+”和“体育+”,推动“流域+”发展,改善顺义发展地理空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绿色城市。
科学把握新时代路径模式,高起点推进潮白河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流域良性生态系统,在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中,以潮白河水系为重要抓手,促进两岸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塑顺义经济地理格局,奋力谱写新时代顺义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士后、民研智库特约研究员李海龙,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晓晖)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