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这个名字,是几代人青春里最美好的注解。
周杰伦的歌,封存了歌迷们最美好的20年,一首首经典的歌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学走到大学,从单身到成家。如果说青春拥有颜色,相信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奶茶”色。当一段前奏响起,你会感慨烟花易冷、青春不再。但因为遇见他,人生便五彩斑斓。
2000年,周杰伦的首张专辑《Jay》横空问世。从此,一个叫“周杰伦的时代”正式开启。在那个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出道即顶流,一红就是20年。此后,《范特西》、《叶惠美》、《七里香》……每一首歌,他都亲力亲为,专辑一张比一张卖得火爆。再后来,《十一月的肖邦》横扫各大奖项,至今还被人调侃“夜曲一响,上台领奖”。
才华,是他无与伦比的“地心引力”。虽然,他成为改写华语乐坛的“亚洲流行天王”,但却未被名利所绊。在巅峰时期,跳出商业歌手的限制,坚持原创,坚持多元。他从不追随潮流,自己定义流行。他把R&B、放克、嘻哈、乡村、摇滚、流行、古典流行、中国风……各种曲风都玩了个遍。在任何场合,他都毫不吝啬地表达对中国风、对华语音乐的支持。现在,每年发行新单曲,这是他和歌迷们的约定,也成为众多歌迷每年最翘首以盼的事。
如今的周杰伦,拥有太多身份:歌手、创作者、导演、演员……在众多身份中,“父亲”和“丈夫”一定是他放在第一位的。但这些年,他又解锁了人生又一个新身份——狂热的艺术收藏家。
在家中和小小周一起背手观赏名画图片来源:周杰伦Ins
关注他Instagram账号的人一定知道,他在开通Ins后的第一篇发文,就分享了一张他和母亲叶惠美站在著名艺术家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前的照片。在他至今分享的700多个Ins帖子中,关于艺术、收藏的内容并不少见。他是顶级艺术博览会的常客,在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也常有他闪现的身影。通过分享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和收藏品,带着粉丝们在云端畅游“艺术伦”的世界。
周杰伦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从何时开始关注艺术的?”
然后,他会毫不犹豫地答道:“或许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在艺术的“八度空间”里对话
就在最近,在Enviseam的促成下,周杰伦作为首届「CONTEMPORARY CURATED:ASIA」的客席策展人,为今夏的这场「周杰伦x蘇富比」当代艺术晚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跨界合作,呈现了一场结合流行娱乐及艺术的拍卖界盛事。
周杰伦为本次合作精心挑选及策划一系列艺术佳作,涵盖顶尖及新晋艺术家,展示其前瞻视野和过人品味。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此次的拍品还包括周杰伦在他个人第七次世界巡回演唱会「地表最强」期间所穿的三组演出服装,最终共筹得263万港币,将全数捐给Make A Wish Foundation(International),协助该基金会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周杰伦在他个人第七次世界巡回演唱会「地表最强」期间所穿的三组演出服装
在这次与Enviseam和蘇富比的合作中,周杰伦希望通过娱乐的魅力和感染力让大众可以更亲近艺术。“这次的合作非常令人兴奋,我和我的好友Jazz Li(Enviseam的创办人)都深信:艺术蕴藏着可以改变生活的力量。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在探索能将艺术带给大众的途径。这一次,蘇富比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和我们一起开创了将娱乐与艺术结合的先河,打破了大众对于艺术的迷思。”
对于当代艺术,周杰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在与蘇富比合作中,我们便能窥见一二。筹备前期,周杰伦始终在思考“怎样才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我想了很久,最终我设计了特别的预展,让观众可以用沉浸式的方式来欣赏和理解艺术品。这一次挑选的作品强调艺术跨文化的多元性,有东西方当代与经典的作品,也包含一些新锐艺术家的作品。我期望借由这一次的拍卖让大众更接近艺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艺术家被看见。”
天才艺术家Basquiat创作于1985年的作品《无题》
在所有挑选的一众艺术佳作中,让周杰伦内心触动最深的作品,想必是来自有着“黑人毕加索”美誉的天才艺术家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他挑选了Basquiat创作于1985年的作品《无题》,除了作品本身,它的经典之处更在于,那一年艺术家本人与这副作品共同登上了《纽约时报》的杂志封面。“仔细看,你可以发现,他光着脚,而他的西装则被泼溅到一些颜料。因为当时他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当摄影师过来拍照时,他来不及穿上鞋子,于是摄影师决定让他光着双脚进行拍摄。登上杂志的封面,从侧面反应了一位天才如何靠自己的力量立于巅峰。”周杰伦对巴斯基亚有独到的见解,“巴斯基亚的作品看上去非常即兴,信手拈来的那些符号、文字,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不完整、又很不合时宜的故事,神秘又令人向往,像个音乐家。”
“这个作品是Basquiat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Basquiat’,这个作品会高频率出现,可见它意义非凡。虽然此前他已经被大家认为是‘艺术天才’,但是,1985年,是他最巅峰、最意气风发的一年。”周杰伦饶有兴趣地解释着,同时,他还透露了Basquiat拍摄杂志封面的小故事,“仔细看,你可以发现,他光着脚,而他的西装则被泼溅到一些颜料。因为当时他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当摄影师过来拍照时,他来不及穿上鞋子,于是摄影师决定让他光着双脚进行拍摄。最酷的是,我们找到了当年杂志封面中的同款椅子——Basquiat工作室内的椅子。”
图片来源:周杰伦Ins
Basquiat的作品在周董的Ins中“出镜”的次数十分频繁,他会在深夜穿着印有巴斯基亚标志图案的上衣,坐在地上与巴斯基亚的画作合影,并配上“忠实粉丝”的文字。
直至今天,周杰伦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初次遇见Basquiat作品时的感动,“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我不得不停下脚步,仔细欣赏它。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我母亲和朋友们讨论,向他们请教关于这位艺术家的生活的和关于他作品的一切。”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的作品
“很多艺术品在欣赏的当下就触动了你的内心,甚至有些作品过了一段时间,画面还常常出现在脑海里,这时候就会更想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位艺术家的生平、这个画派的相关知识。”在周杰伦的看来,不同的时代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而真正好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背后的价值观,哪怕相隔二十年,我们仍然可以隔空对话,它是可以延续、可以继承下来。”
成为策展人,周杰伦的预展设计别有新意,“我想要带大家回到作品创作时的那一刻,让大家看到的不只是画作本身,而且能感受到作品与它们所属的时空。让大众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品味‘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
“生活的每一刻”都是灵感
一直以来,艺术都是周杰伦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的灵感之源。
周杰伦的父母都是教师,而他最早的艺术启蒙,或许来自于母亲叶惠美。从小耳濡目染,和母亲聊艺术,是他最享受的时刻。他甚至常常感叹,“如果我很早就能遗传到妈妈的艺术细胞该有多好。”
艺术总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它是传递情感的媒介。“艺术带给我的感动,我都会通过我的音乐、MV、社交媒体和现在策展的方式,分享给我的歌迷朋友们。”
他曾说,“生活的每一刻”都在给予他艺术的灵感,日常的街头就是最好的“画廊”。“我喜欢街,充满了怀旧的息,在我的歌曲里会经常出现稻田、山丘、梯田、屋、旧校这些渐渐被遗忘的空间。”
回忆小时候,周杰伦每一天的记忆中似乎都围绕着钢琴转,“我父母都是教师,所以每天在学校里度过大多数的时间,我上古典钢琴的训练课,但也热爱流行音乐。所以大家会在我的音乐里,听到古典风格,有时候是弦乐,有时候是钢琴。”正如他进行重新编曲的《琴伤》,在开头部分,他加入了柴可夫斯基《四季组曲》中的《六月——船歌》,而中间的间奏曲则引用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通过重新演绎,向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家们致敬。
《床边故事》MV
在2016年发布的《床边故事》MV中,周杰伦首次将自己的艺术收藏以MV的形式公诸于世,在MV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克的《呐喊》、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和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经典名作中的场景和元素,被他进行了相应的改编。
而有的时候,周杰伦还会饶有兴趣地在自己的MV或作品中置入一些艺术品。比如2018年发布的《不爱我就拉倒》MV中,在清水混凝土墙壁的映衬下,出现了两幅德国艺术家里希特的作品。一幅是《抽象画800-7》,另一幅是《抽象画776-1》。第三幅则是来自美国艺术家极简主义先驱弗兰克·斯特拉(Frank Philip Stella)的画作《Mary Lou Loves Frank》。“我希望粉丝可以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享受艺术的氛围,体验艺术最大的乐趣与享受之一,就是能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他总是能开所有之先河,每一次新的曲风,就如一次新的“音乐实验”。他把古典乐放进流行歌,把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混搭在一起,编曲上也聪明有趣,用乒乓球打出《三年二班》的节奏,《可爱女人》前奏是一声口哨和直升机轰鸣。他喜欢“混搭”风,于是在音乐中融入传统的中国元素,《东风破》后,“中国风”的歌曲开始席卷歌坛,而后的《青花瓷》、和《烟花易冷》等诸多作品,都唱出了一种绝美的意境,这是他和御用词人方文山共同演绎的全新风格让他们并肩成为了华语乐坛无人能挡的“喋血双雄”。他还让歌迷们看到,流行歌可以像电影,每首歌都有一本小说的想象空间。《以父之名》令人想到《教父》,《夜的第七章》是贝克街探案……
“一首很棒的歌、一幅画或是一部影片,都可以带来产生共鸣的情感。有时候,一个画面,也能在剎那间,带领我们穿梭到另一个时空。”在周杰伦看来,艺术,或许就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是坚持努力下去的动力,“它的力量往往强大到令你感到不可思议。”
2011年,周杰伦曾执笔创作做了丝网版画作品《幻想Fantasy》,也是为纪念经典专辑《范特西》发行10周年而作。回想起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感受,他笑答,“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艺术家创造出触动人心作品的能力。一幅画作、一件雕塑、一套服装、一首诗或歌,都能深深感动我们的灵魂和内心。当一位画家或者音乐创作者完成作品时,都会希望他人能借由欣赏这件作品的过程,对创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不例外。”
丝网版画作品《幻想Fantasy》系列之一
收藏之余,周杰伦更积极地投身到当代艺术行业当中,用创作者的身份接受艺术对他的滋养。2020年4月,他与当代艺术家徐冰合作,徐冰以“造字”而知名,他被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作为一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以“文字”为载体,持续探索沟通中西方艺术语汇。《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他以搜集来的公共标识为单位编纂一本书,不管读者是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只要他是卷入当代生活中的人,都可以释读。
徐冰提出的“普天同文”的理想,让周杰伦感慨颇深。他以徐冰作品《地书》为灵感,在自己歌曲的MV呈现“地书化”的歌词。他希望这些符号与意向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引起大家的共鸣,成为某种人人能够欣赏的普世之物。
不设边界,不自我设限
对于如今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多重“身份”,周杰伦不会刻意限制。作为音乐人、作为魔术师、作为艺人,他始终相信——艺术无界限。“只要保持心胸开阔,不自我设限,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像是品酒,我会收藏有趣的年份,例如勒桦酒庄(Domaine Leroy)、1947年的白马堡,还有1985年的Henri Jayer;我也非常喜爱Mojito,甚至于写了一首关于Mojito的歌。”
回忆起最初走进艺术殿堂的那段时期,周杰伦表示,那时分不清装饰品和真正的艺术品之间的差别,但他总有股很强的求知欲,会拉着边的朋友聊画和雕塑,他开始把艺术当做门学问,渐渐地感觉到,艺术是种很有力量的语。“艺术的力量,在于它的表现方式不受局限也没有边界,它不需要刻意去接近,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随处可见。当你以开放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就能发现生活中日常的一切都能带给我们许多惊喜。艺术常常不经意地启发我们,它有可能是音乐创作的一个灵感,艺术最棒的地方就是丰富我们的生活。”
同为热爱艺术的挚友,周杰伦非常享受和Jazz Li共同探讨艺术的过程。这种探讨,在Jazz Li看来更像是一种“教学相长”。他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几乎每隔一两天,我都会和杰伦聊艺术。从感官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杰伦是个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我们聊起艺术的话题,不只聊视觉感官上的欣赏,更多的是在聊艺术的根本,还有融汇了哲学、伦理层面上的观念。有时候是从一位‘心理医生’的角度答疑解惑,有时候从一位是‘财务经纪人’的角度和他一起理性地分析他的喜好和选择。甚至于有时候,他会和我展开一番激烈的‘辩论’。我们在不断地增进了解,也在互相影响着对方寻找人生漫漫路上的创意。”
音乐和艺术是相通的,但当外界评价他为“艺术家”时,周杰伦却表现得十分谦逊,“我小时候很幸运能在一个充满艺术与音乐的家庭中成长,长大后,也幸运地从事自己喜欢的音乐创作,甚至能够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尝试和探索。但被称为‘艺术家’,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他的概念里,“艺术家”是个集成者,需要时间慢慢沉淀,但现在的他,还有些距离。
近几年,他慢慢发觉有资格成为一个“收藏者”。谈及个人的艺术收藏,他认为“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和价格无关”。“收藏是慢热的,收藏带来更多的是种舞和动,在收藏艺术的过程当中,会发现自己对某些东西特别有感觉,但是否形成个人的‘收藏体系’,或许言之尚早,因为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探寻艺术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出色的人,他们带领我在艺术的世界里走得更远。”未来,周杰伦在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以更加多样的方式挖掘艺术、欣赏艺术,让大家在某个时刻惊奇地发现‘原来艺术就在身边’。“我有一个很强烈的使命感:我要跟我的歌迷朋友分享我对艺术的体会。同时,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音乐、我随手拍下的每一张照片、我的社交媒体,还有这次和蘇富比的合作,能够让大家更深刻地去思考——艺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希望大家和我起努力,去推动社会的化进步。也能够通过我,对边的艺朋友们,让他们对‘艺’这个角色重新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