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1982年公映,由谢晋执导,丛珊、朱时茂主演的《牧马人》电影突然在网上大火起来,各大网站和短视频平台到处转发片中经典的台词;很多年轻观众看了影片,被片中纯洁的爱情观所打动,纷纷发表看法。近日,片中李秀芝的扮演者丛珊在京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聊起了当年拍摄这部电影的经过及这几年的生活近况。
《牧马人》是我第一部电影作品
记者:最近《牧马人》在网站和短视频平台重新被大家发现,点击率非常高。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丛珊:最近两个月不断有人告诉我,《牧马人》现在真的很火。我一开始也没有在意,但后来发现,《牧马人》还真的很受观众关注,我觉得挺意外的。37年前的一部电影,里面的两位男女主人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我记得谢晋导演跟我说,这是非常扭曲的一种爱情。37年后电影居然又火了。我回想起来,在当时的语境下,电影里有些许的荒诞和悲凉意味。现在来看,这种成分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种流行文化,变成了大家的一种调侃。
我还去看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他说这部电影其实在探讨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今天却变成了一个爱情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是社会现象,其中也包括对价值观的探讨,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作为个人,我可能也无法回答这么深和广的问题。
记者:您认为这些年轻人喜欢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丛珊:这些年来,我们曾经以为,年轻人不喜欢对价值观的探讨,不喜欢有思想内涵的东西,他们只喜欢表面的物质的东西。当我得知现在的80后、90后都特别喜欢这个电影,挺震惊的,我在想,我们一度被告知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那么准确的。可以看出,在当下娱乐至胜的时代,很多快餐式的作品可能给不了他们足够的养分。
记者:谢晋导演当初是如何找到您出演李秀芝这个角色的,您为这个角色都做了哪些准备?
丛珊:1981年我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一的学生,当时谢晋导演找到我,李秀芝是我的第一个电影角色。现在想起来,经过《牧马人》,我从学生变成了一个演员。谢晋导演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引路人和恩师。
导演一开始认为我和片中李秀芝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最大的差距在于人物的经历,我是一个在北京出生的学生,要去演一个从农村出来逃荒的女孩,最后还要结婚生子,跨度非常大。有一次他跟我说,你和这个角色最大的差距在于“劳动气质”。虽然我觉得能够演这个角色很幸运,但光是幸运是不够的,努力才是支撑幸运最重要的基石。
导演特别严厉,我们从开始深入生活,做小品排练,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精雕细琢,包括台词背后的潜台词,都要写下来。可以说,片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在导演严格把关下完成的。
没觉得台词“你要老婆不要”好笑
记者:《牧马人》公映后,观众都认为,您和朱时茂老师是银幕上最般配的情侣,不少网友反映,那时候朱时茂老师比现在的小鲜肉长得精神多了,请问您是怎么看待你们之间的合作的?
丛珊:朱时茂就是很帅的,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我记得导演让我们排练了十多个小品,让我们慢慢把握到人物关系的变化,最后找到表演上的默契。
我和朱时茂老师一共演过三次银幕情侣。2008年的电影《两个人的房间》是我们第二次演夫妻。当时我从法国回来后,观察了很多周围的夫妻,发现绝大部分离了婚,有的还包养小三什么的。我就在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合作了这部电影。我们第三次演夫妻,是在2010年的电视剧《军旗飘扬》中,我演一位军队的女干部乔平。后来,我们成了特别好的朋友。
记者:片中有一句台词“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被很多网友传播,请问您对片中这场戏还有印象吗?
丛珊:当然有印象,而且是印象非常深的一场戏,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这句台词很可笑。因为我要把自己放在角色里,一个家里穷得吃不上饭,靠几张粮票就来甘肃的小姑娘,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先活下来。当时我满脑子都是这个人物的规定情境,这跟我们今天的语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者:《牧马人》改编自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请问您跟他在拍摄期间有过交流吗?他对您在电影中的表演如何评价?
丛珊:我们拍摄前到宁夏深入体验生活,张贤亮老师带我们去他生活过的农村,我亲眼见到了一些从四川逃荒到这里的妇女,看她们如何做家务。当时我觉得,张贤亮,一个劳改了20多年的人,他身上的儒雅一点儿也没有去掉。这是我的第一个印象。
最后一次是在宁夏他的家里,当时我们有一个“心连心”的演出,我跟朱时茂都在,朱时茂提议去看看张贤亮,我们就去了他家,聊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我很后悔,第一次见到他时,我还小,不敢跟他说话。这么多年,失去了很多跟他学习的机会。除了小说,我觉得他在文化产业上也非常有战略眼光。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媒体对他的采访,他说谢晋导演在《牧马人》的候选女演员中,就认为丛珊最合适。
去法国留学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记者:1987年您去法国留学,当初是怎么想的,这段经历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
丛珊:1987年我去法国留学,客观上是我拿到了一个奖学金,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骨子里对多元文化非常有兴趣,去法国可以了解陌生国度的文化,学习不同的语言。我到法国的第二年,我主演的《良家妇女》就在法国公映,发行商找到了我,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让我有很多机会跟法国的观众面对面交流。我突然意识到,我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当初法国观众最爱问的问题是:片子里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还有吗?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东西?这需要我去思考很多问题。
我一直在那里工作、学习,1999年回到北京,此后一直住在北京。
2001年11月30日,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向国际展览局大会作申办世博会的陈述报告,我作为第二位出场的主持人,用法语在西方的媒体面前做了主题演讲,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我觉得,去法国留学就是打开自己的另一扇窗户,去认识不一样的文化和世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为了儿子成长放弃演戏特值
记者:2013年后,您的影视作品比较少,观众对于您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非常关心,可否谈谈其中的原因?
丛珊:2013年后的这段时间,我确实拍片不多。除了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拍了《太平轮》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两部电影。另外电视剧《半生缘》还没有播出。
作品少,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我离婚后独自带着儿子生活,他到了青春期,除了吃饱穿暖学习之外,必须要有人关心他内心的成长。我当时没有经验,一沟通,两人的矛盾就会升级。那时候我有点狼狈,也很焦虑。我当时做了最大的决定:放弃演戏,但不能放弃孩子。我不愿意让他失去对人生的希望。
这些年来,我们母子俩一起哭过、笑过,也吵过,好在现在我们的沟通变得非常顺畅。目前儿子已经22岁,在法国学习影视编导,很阳光地生活、学习。当他告诉我考上大学的消息时,旁边的朋友说,丛珊,你真的太不容易了。那时候我觉得,这特值!放弃多少工作都是值得的。我很庆幸我们两人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垮。
记者:您现在对未来的表演事业有什么样的规划?另外,有没有想过把您和孩子的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出版?
丛珊:演艺方面我没有规划。当我一切都平静下来后,我发现很多东西的游戏规则也变了。我挑角色有一个条件,就是价值观必须要很正,不然就不去。我不能宣传错误的东西,接拍这样的戏。
我平常生活中就是看看书,学学心理学,对亲子关系和抑郁症这一块也略有研究。一路走来,有很多妈妈建议我出书,但这件事我必须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有他同意了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