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爆炸性新闻!
谁也没想到,新年第一天,华为和腾讯就干起来了。
2021年1月1日凌晨1点,华为游戏中心APP发布《致华为游戏中心腾讯游戏用户》。
在这不到四百字的公告中,华为的态度很明确:全面下架腾讯游戏。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认真看了下华为的申明,其中有个词很有意思:绝对的市场地位。
你品,你细品。
在华为发表申明不久后,腾讯这边也不甘示弱,立马回应:
因华为手机游戏平台与我们的《手机游戏推广项目协议》未能如期续约,导致今天凌晨腾讯游戏的相关产品被突然下架。目前正积极与华为方沟通协商。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华为不跟我续约,不是我的锅。
双方你来我往,但干仗的原因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摆在明面上。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大巨头如此剑拔弩张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业内人士称,游戏下载分成比例未谈拢,是华为此次下架腾讯游戏的主因。
是的,还是钱的问题。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说到这了,游戏行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绕不开了——流量(用户)从哪来?
无外乎三种:
一手机渠道:通过你购买的手机硬件来获取流量;
二应用软件渠道:华为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等等;
三买量:所谓买量,就是买流量,通俗点说,就是撒钱在有网民的地方投广告。
这个地方可以是公号、可以是今日头条,也可以是b站、西瓜数据等等等等。
但是这终归只是饮鸠止渴。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在过去,一款游戏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渠道发行商。这也是游戏行业常说的:渠道为王。
当然,渠道发行商可不是做公益,他是要赚钱的。于是,他和游戏厂商约定一个流水分成比例,有钱大家一起赚。
一个新的名词:渠道税出现了。
一般来说,国内渠道商和游戏厂商的分成比例是5:5。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无论是游戏厂商还是渠道发行商,谁都想自己赚更多,所以分成比例一谈不拢,矛盾就来了。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不止是腾讯华为,类似的事情在游戏行业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了。
只不过,这一次华为和腾讯闹得有点大,出圈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么雁过拔毛,不会绕开渠道发行商吗?
科技圈kol互联网怪盗团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国产安卓手机厂商掌握了系统底层,有几乎无穷无尽的手段去辖制APP厂商,即便是腾讯这样的公司也不敢与之闹翻。
更何况是小的游戏厂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渠道发行商还成立了自己的联盟——硬核联盟,目的嘛,你懂的。
所以说到底,这一仗,实质上就是游戏厂商和游戏渠道发行方利益争斗白热化的映射。
毕竟,你要赚的多,我分到的蛋糕就少了。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此次腾讯华为合作争端,从大环境来看,与游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有巨大的关系。
从16年起,游戏行业就开始推行版号制度。
也就是说一款游戏能否从娘胎里出来,你得有“准生证”,版号就是游戏行业的准生证。
2020年,AppStore中国区累计下架12.3万款游戏,超80%为无版号产品。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这两年,国家对游戏行业管控相当严格,直接从源头上缩减了版号发放。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游戏厂商从规模取胜的思路转换成了质量取胜。
新版号下不来,就没有新的现金奶牛,只能逼着自己把游戏越做越好,“内容为王”下,稳住之前的基本盘。
内容做好了,要的话语权自然就更多了。反正我这游戏大家横竖都觉好,都要玩,你不对抽成比例退步,那我就绕开你。
相信我,这种博弈,注定会日益激烈。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另外,从宏观层面来看,腾讯华为这一仗,大家的目的都很明确:对存量资源的激烈争夺。
没错,熟悉的味道——内卷。
游戏产业的确是个大产业,但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快被瓜分殆尽了,游戏厂商出海涨增量,又极度困难。
最为明显的是,游戏出海:当地文化和用户需求不了解吧,海外市场所需资源不能像国内这么便利吧,怎么获客、怎么运营起来,怎么面对海外的监管……
都是难题。
无奈之下,只能先做高国内市场的收入,在国内的红海市场中抢蛋糕。
言归正传,腾讯和华为这一仗,在解局君看来,最头疼的可能是深圳。
毕竟,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好在华为还是懂大局,立马又重新上架了腾讯游戏。
华为腾讯这一仗,背后信号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