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贺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贺龙为什么名扬国外
2021-01-18 15:33:0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十大元帅中,在国外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数贺龙,大家都对他早年侠客一样的经历十分感兴趣,连毛泽东在上井冈山之前也对贺龙推崇备至,他曾对战士们说:贺龙两把菜刀搞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两个营难道比不上他一个人?

 
贺龙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让无数人由衷佩服的“大哥”级人物。
 
抗战时期,很多外国记者冒险前往八路军根据地采访,在他们的采访名单上,不约而同都加上了贺龙的名字。他们很早就听说过贺龙的经历,他在中国湘西一带屡次反抗当局,类似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侠客和绿林好汉。
 
欧美记者认为这样的人应当是罗宾汉,劫富济贫,行侠仗义;苏联记者认为他可以算是中国版“夏伯阳”,足智多谋,勇敢无畏。当他们见到贺龙本人时,还是苏联记者的观点更加贴合实际,贺龙确实跟夏伯阳很像。
 
贺龙眉毛浓密、双肩有力,嘴上留着一撮黑胡子,与夏伯阳本人高度相似。二人除了外表相似,个人习惯也几乎没差别。夏伯阳精力充沛,闲不下来,贺龙也从来不会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他坐一会儿就要站起来走走,即便在屋里无法伸展,也要握握拳,来回踱步,总之,身上散发着无穷的精力。
 
也正是因为精力过人,贺龙才会“两落两起”的打击之下不言放弃,最终靠两把菜刀发展出一个军。
 
1896年,贺龙出生于湘西桑植县的洪家关。自古以来,湘西就是一个盛产英雄和草寇的区域,国外记者称这里是中国最具有反抗精神的地方,贺龙身上天然带有湘西桀骜不驯的烙印。
 
贺龙从小习武,拳脚功夫不错,14岁起就当骡子客,在湘、川、黔交界的地方走马帮。那个年月,马帮路过的山林都不太平,经常会遇到山匪,贺龙平时行侠仗义,加上功夫好,渐渐闯出了一番名气,绿林道上的人都要敬他三分。
 
正是在江湖上混出了名堂,贺龙才机缘巧合闹起了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往日本,建立了中华革命党,继续高举反袁大旗。湖南人陈图南加入中华革命党后,孙中山派他返回家乡湘西联络爱国志士,培养革命力量。
 
陈图南早就听说洪家关的贺龙很有威望,就前去拜访。陈图南向贺龙介绍了中华革命党讨袁护国的计划,贺龙听得热血沸腾,当场按下手印,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加入组织后,贺龙奉命到石门县泥沙镇发动武装起义。要起义,必须得弄来一批枪,泥沙镇有个地方武装叫团防局,这里大概有80多支枪,贺龙将其设为主要目标。
 
1916年1月21日,春节前最后一次大集,泥沙镇上都是采购年货的老百姓,十分热闹。贺龙纠集了一帮兄弟来到泥沙镇,他把人分成两组,一组跟团防局的团丁拉关系,认“老庚”(拜把子),设个宝局让团丁来玩,另一组由贺龙率领,在镇上最大的饭馆摆下四桌酒席,邀请其他团丁吃饭。
 
就在跟团丁们推杯换盏,聊着江湖奇事的时候,姐夫在他耳边低声说:“准备好了。”
 
贺龙让姐夫继续作陪,自己抽身离开饭店,带了十个兄弟来到团防局。他用宝局和饭局把团防局的人都支开了,现在局里只剩下局长和队长,两个人躺在床上抽烟,偌大的团防局只有门口杵着一个哨兵。
 
贺龙二话不说,率领十个拿着菜刀的兄弟打倒了哨兵,冲进局里活捉了局长和队长,顺利拿到了二十多条枪。他返回饭店,向正在大快朵颐的团丁宣布:我贺龙已经夺枪成功,现在就要成立讨袁的军队,大家都是中国人,要团结一致打倒国贼。
 
团丁们本就没有任何立场,扛枪只为混口饭吃,此时看到贺龙的兄弟全副武装,他们顺水推舟,表示愿意跟着贺龙起义。
 
饭局解决了,宝局同样得手,就这样,贺龙靠着团防局的枪和人,拉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他给队伍起名为“湘西讨袁独立军”。他率领这支队伍与周围各县的起义军联合,杀向了保袁势力控制的县城。
 
虽然起义军的规模达到万人,但毕竟都是临时拉起来的散兵游勇,没有统一训练指挥,更没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攻城的时候一拥而上,打了一会儿看守城军队反击挺厉害,又一哄而散,各回各家。这是贺龙革命生涯的“第一落”。
 
贺龙胸有大志,不想就这么隐姓埋名,他希望干一番事业,于是派人到四川去找云南护国军司令蔡锷,请他派兵入湘,然而此时的蔡锷自顾不暇,分身乏术,没有兵力入湘。贺龙长叹:靠天靠地靠朋友,都不如靠自己实在。
 
贺龙走马帮的时候,经常被本县境内芭茅溪盐税局的税卡盘剥,那里有一些枪,他觉得拿下这个税卡意义很大,既解决了枪的问题,同时也算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1916年3月16日,贺龙在洪家关集合了二十名精壮汉子,他在兄弟们当中年龄最小,只有20岁,但威望最高,大家都听他的。这伙人在油纸伞外面缠上布,放在桐油里一蘸,做成可以充当火把的“照红”,腰间要么别着菜刀,要么插着小签子(匕首),举着照红连夜前往芭茅溪。
 
洪家关距离芭茅溪有100多里,他们当天破晓就赶到了。他事先已向芭茅溪派了两名探子,此时二人正好跟队伍会和,探子说盐税局里的团丁全都出去玩了,只有五六个人留守,他们也都在睡觉,连放哨的都没有。
 
事不宜迟,贺龙带兄弟趁天色进了村,盐税局是一座两层的木楼,虽然没有放哨的,但大门用木杠子顶着,贺龙见院墙太高,不好翻进去,只好跟几个人硬撞大门,因为用力过猛,他们连人带门一块摔进了院子。
 
税警队长早被撞门声惊醒,拿了一条木棍冲了出来,照着地上的人就打。贺龙和兄弟们都是练武之人,动作灵敏,有人伸手抓住棍子一夺,税警队长往前一个趔趄,贺龙眼疾手快举起菜刀就是一个斜劈,对方立刻倒地。
 
他们在楼下缴了八条毛瑟枪,抓着团丁一问,楼上还有四条,然而因为楼下动静太大,楼上的人早有了防备,他们见贺龙要往上冲,就在楼梯上用凳子往下砸。两个兄弟被凳子砸倒,贺龙踩着摔倒伙伴的肩头,一个箭步冲上了二楼,砍翻了一个拿椅子的人。
 
密闭狭小的空间,毛瑟步枪没法举起射击,此时跟一根木棍没有区别,贺龙转身踢飞了另一个团丁,剩下两个人也不敢反抗,赶紧投降求饶。
 
贺龙率二十个兄弟端了盐税局,洪家关的乡亲们都说贺龙伢子有胆子,有本事,他的声望再次跃上一个高峰。凭借盐税局的枪,1916年3月下旬,贺龙又举起“讨袁护国军”的旗号,自任总指挥。随后,他的民军被编入正规军队序列,他也因此进入了民国官场。
 
贺龙在江湖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因为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信守江湖的规矩,但官场与江湖不是一码事,这里有另一套玩法,贺龙的性格在官场上处处碰壁,不仅部队被人吞并,自己还被关了几天牢。这是贺龙革命生涯的“第二落”。
 
从牢里出来,贺龙一无所有,早年积累的资源全部付诸东流。父亲贺士道赶来看儿子,他给贺龙算了一笔账,赶马帮时被关过两次,参加革命党又坐了三次班房,他劝贺龙:“这次算得是死里逃生,不如好好收场,莫干了。”
 
贺龙烈火性格,肯定不会放弃,他说:“莫干?该死的球朝天,不该死的活万年!我不干,往上说,对国家不忠,往下说,对祖宗不孝。我就不相信队伍拖不起来,孙中山搞队伍还不是成了垮,垮了再搞,才搞出个民国来嘛。”
 
贺士道本想说服儿子回乡务农,看儿子意志坚定,他只能说:“道理是蛮对的,只是搞不好就要掉脑壳。既然你横下一条心还要干,我已经六十喽,你都不害怕,我这条老命也就豁出去了,和你一块干!”
 
贺龙说服老父后,回老家洪家关重新招兵买马,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正要去洪家关投奔他的小伙子,这人叫吴玉霖。当年贺龙攻打盐税局的时候,有个叫吴佩卿的兄弟跟他一起,两人生死之交,吴佩卿后来回乡,他的侄孙吴玉霖想干一番事业,吴佩卿就让他去找贺龙。
 
虽然贺龙与吴玉霖的爷爷同辈分,但两人年纪差得并不多,贺龙豪爽地跟他以兄弟相称。吴玉霖从家出来的时候,随身带了两把菜刀,见了贺龙拿出一把,两人掂着菜刀同往洪家关走。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顶县长的官轿,殿后的两个士兵走得慢,离轿子越来越远,贺龙看到他们身上背着两支步枪,当时就想夺过来。他和吴玉霖商量了几句,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当走到一处偏僻小路,看到轿子已经离远了,贺龙和吴玉霖突然冲上去,抡起菜刀,结果了两个倒霉的士兵,拿了枪就跑。
 
1917年底,凭着两把菜刀夺来的两支枪,贺龙在洪家关召集了十八个兄弟,重新拉起队伍,而后参加了护法战争。南征北战十年,他的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后发展到了一个军。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连毛泽东也有所耳闻。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三湾改编部队,就用贺龙的例子鼓舞士气:“贺龙两把菜刀搞了一个军,现在当军长。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难道比不过他一个人?”
 
毛泽东此时恐怕没想到,不久后将和贺龙成为战友,1955年时,还会亲手把元帅的委任状递到贺龙手上。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