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重庆一校长查档案时,发现乡下养蚕人,竟是隐居33年的一等功臣
2021-12-15 15:39:0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那段时期的峥嵘岁月我们也只能从书籍或者影视中去了解。当时中华儿女们在战场上拼死杀敌为我们换回来如今的和平,而他们却带着一生的功绩藏于市井。

为了寻访抗战英雄们的足迹,后人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进行了一番走访和调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认识到了抗美援朝一等功战士蒋诚,此时他已经“隐居” 了33年之久。

就在前不久,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蒋诚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这项荣誉不仅是对他战时功绩的认可,也是对他所做出的贡献的一种肯定。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份喜报

这些年革命老兵一个个的离我们远去,还有许多抗战英雄尚未被发现。主要是他们实在太会“隐藏”,从来不提及自己的功绩,许多人都把他们当成普通人对待。

1988年,正值重庆市合川县县志修订之际,编辑人员要收集当地的老兵资料并编入县志中。曾任合川县师范学校校长的王爵英负责这次县志的修订工作。

一天他正在查阅相关资料,目光被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给吸引住了。一般来说,这份喜报是要寄给军人本人的,可为什么这份会独独落在了这里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报上写着:“蒋诚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经组织批准给予记一等功,特此报喜”。王爵英再翻开背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查无此人、准予退回”。

随后王爵英又查看了喜报的寄送地址,是合川县兴隆乡。合川县除了兴隆乡之外,还有一个隆兴乡,因为名称相似,常有人搞错。而刚好隆兴乡那边姓蒋的人士居多。

会不会是搞错了地址呢?王爵英心中有着这样的疑虑。此时他突然想到以前当校长的时候有过一位叫蒋启鹏的人,他是隆兴乡人士,也许问问他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天,王爵英就与蒋启鹏取得了联系。蒋启鹏在了解了情况后说道:“我有个哥哥叫蒋诚,曾在抗美援朝时期当过兵打过仗,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听到此言,王爵英喜出望外,连忙与其他编辑同事到蒋诚家中进行走访。后来经过了解以及核实,证实了喜报中的“蒋诚”就是蒋启鹏的哥哥。

一份错写了地址的喜报揭开了一段尘封了33年的岁月,蒋诚老人的“抗战英雄”事迹也随着铺陈开来,那是一段血与肉的悲壮历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军抗战

1928年蒋诚出生于有着“山城”之称的重庆。二战时期,重庆是许多国家记者驻地站,很多战地情报都是从这里发往全世界。但即使是作为一个“中间地带”的重庆也免不了被战火荼毒。

蒋诚自小跟父母和哥嫂一起生活在一个茅草屋内,生活非常艰苦。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更是让这样的日子雪上加霜。

那时候重庆的上空总是能听到日军战机的轰鸣,随之而下的便是数不尽的炸弹,将重庆炸得体无完肤。蒋诚的家在一次次被炸弹炸飞之后又开始重建,很多时候他们一家都只能露宿街头。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着日军的暴行,蒋诚心中悲愤不已,只可惜他还小不能参军报国到前线打日本鬼子。

时间来到1945年,蒋诚17岁,已经成长为大人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参军入伍。母亲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很支持儿子的决定。

不久后重庆迎来解放,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蒋诚也抱着一股革命热情到了军营里,成为了解放军11军31师92团1营的一名普通的战士。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年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蒋诚加入中国志愿军第12军与战友们一起奔赴朝鲜战场。站在长甸河口,蒋诚遥望着祖国的方向不禁流下了热泪,此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战火很快就燃了起来,蒋诚跟随部队从朝鲜的初夏打到了深冬,经历了大大小小400多场战役。

1952年10月,蒋诚所在的第12军与第15军奉命坚守上甘岭阵地,以此粉碎美军的“金化攻势”。这场战役一共打了43天,激烈程度堪称战争史上罕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甘岭阵地总面积仅有4平方千米,美军一上来就用炮火猛攻,他们一共投入了大约7个营的兵力,300门大炮和40架飞机等,可谓声势浩大。

最后我军迎着炮火发起了反击,从地表打到坑道,此刻我军发挥了坑道作战的优势,逐步夺回了之前失去的阵地并歼灭了敌方上千人。那时满山都是尸体,蒋诚的战友也在他身边一个个倒下。

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用机关枪猛烈地扫射着敌人。此时腹部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倒了下去,不知何时他的腹部已经被弹片给刮伤了一道很大的口子,要命的是他的肠子都露了出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蒋诚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可是又不甘心。他颤巍着双手将裸露的肠子塞了回去,撕开衣服绑在伤口处。然后躺在地上,用尽全力扛起机枪对着天上的战机一通扫射。

最后蒋诚因为失血过多晕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回到了部队的医疗室,伤口也被缝合好了。蒋诚想起那些死去的战友,顿时泪流满面。

后来经过众多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我军终于守住了上甘岭高地。蒋诚在这场战役中歼灭敌军四百多人,击落了一架飞机和击毁了一架重机枪,被授予“一等功”的荣誉称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乡发展农业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蒋诚复员回到家乡合川县。作为一等功臣,部队给予他的一切优厚待遇都被他回绝了,回乡的时候他只带走了自己在部队中的私人物品。

回乡后他与当地一名女子结了婚,婚后养育了五个孩子。但是那时农村经济很不好,再加上自然灾害,每年的收成都很少,因此要养活一家子人不容易。

后来,为了发展地方产业,县里组织农户们种桑养蚕。村委干部想到了退伍老兵蒋诚,希望他能带领家乡人一起把养蚕的事业搞起来,蒋诚一口答应了下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做任何事都有一股子韧劲,接了养蚕的任务之后,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窝在桑蚕室里,研究他们的成长情况。然后又各种查资料,学习养蚕的技巧。

随后他通过养蚕获得了收益,村民们看到之后都跟着他干。于是他便成为了“养蚕老师”挨家挨户地传授养蚕技巧。

后来村里要修路,县里希望他能发动村民一起干。蒋诚觉得这是好事,满口答应了下来。村民们对他很信任,即使工资不高但也都尽心尽力地去修这条道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时候修路都是人工,没那么多机械化,因此县里也拨了一笔款项用于发给工人工资。后来这笔款项很快就用完了,修路的事情眼看要搁浅,蒋诚急着像热锅上的蚂蚁。

后来他一拍桌子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条路修好,实在没钱发工资,他就到银行贷款了一千元给工人们发工资。在60年代,一千元不是一笔小数目,可是蒋诚却没想那么多。

后来村里的路都修好了,大家出入交通也方便了很多,桑蚕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产业。蒋诚对村里的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人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是“抗战英雄”的事迹被曝光之后,大家更是对这位革命老前辈肃然起敬。他这一生不求名利、敢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