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预 训 练 可以促进孩子各领域的功能发展;提升孩子语言、社交、智力等方面的能力,是自闭症孩子康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各位家长要坚持给孩子进行干预训练!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孤独症”,但不少人按照字面意思及主观理解将孤独症片面化理解。 有人说:“孤独症就是不说话,自闭,不和外界交流。” 有人说:“孤独症是因为父母冷漠不陪同,导致孤独症产生。” 还有人说:“孤独症没有感情,不与他人交朋友。” 片面化思维造成对孤独症孩子理解存在局限性,今天就为大家整理关于孤独症的10大误解,打破对孤独症的错误认知。 误解一:孤独症很罕见 真相:今年3月27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最新数据表明,1.85%的8岁儿童有孤独症,即每54名8岁儿童中就有1名被确诊为孤独症。 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在中国有超过1000万的孤独症人群。 误解二:孤独症不是天才就是智障 真相:在现实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孤独症人士在特定领域有超越常人的表现。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表现一般,甚至不如常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独症人士都是智力障碍,国外研究表明,25%的孤独症人士没有智力缺陷。 所以,面对孤独症人士,不要有“他们是天才”的设想,也不要有“他们是智障”的定位,需要根据其本人的特定情况,来对他们作出客观的判断。 真相:在最新出台的DSM-5中,孤独症的判断标准只有社交障碍和狭隘的刻板行为,语言障碍被整合到社交障碍中。 事实上虽然大部分孤独症人士有语言障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说话的能力与欲望。 真相:历史上曾有一个著名的错误理论:“冰箱妈妈”理论(妈妈提供食物,但是冷冰冰); “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的冷漠造成的。这个理论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影响着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造成对儿童干预方法上的认识偏差。 实际上,孤独症是大脑神经发育问题,与父母是否“冷冰冰”或是溺爱无关。 真相:部分孤独症儿童有出现暴力行为,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和本心。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一种错误表达。 同时暴力行为往往针对他们自己,而不是针对他人。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孤独症症人士都是冷静、善良的,且愿意帮助他人 真相: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世界上也没有两位一样的孤独症人士。 孤独症是一种谱系障碍,因此每一位孤独症人士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挑战,他们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真相:孤独症人士的确有社交障碍,但并非不能交朋友。只是由于他们对事物、话语的理解相当直观,导致大部分委婉的话根本听不懂,当然自己也不会委婉表达。 只要帮助孤独症人士找到和他们有共同兴趣的同伴,通过相同兴趣,便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友谊。 真相:孤独症儿童和一般儿童一样都有情感,他们不缺乏感情,而是分不清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他们无法用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一定的干预引导下,孤独症人士是可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真相:孤独症人士的工作能力确实有异于常人,但并不代表其完全不能工作。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针对孤独症人士的工作培训,以帮助他们有胜任某些工作的能力。 这些工作从传统的打扫卫生到现代化的程序编码都有,而国内大多数孤独症人士选择了制作面包、洗车、做咖啡等工作。 真相:家长干预孤独症孩子,自然是越早越好,但这并不代表之后的干预都是无用功。 坚持大龄孤独症儿童干预不仅为了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于保持现有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继续进步的机会。如果放弃干预,孩子是会退步的,且他退步的速度就好比是从山坡上滚石头一样,越来越快。 事实证明,许多孤独症孩子在七八岁之后开始干预仍然可以学会生活及工作技能。所以,即便孩子已年龄偏大,家长们也一定要带孩子坚持学习和干预下去。 真相:部分孤独症儿童有出现暴力行为,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和本心。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一种错误表达。 -END- 自闭症研究院 专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与干预,致力于服务孤独症谱系人群、干预机构、医院等,构建权威、全面的孤独症康复平台,提供孤独症谱系障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个性化精准服务,为孤独症谱系人群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