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随着苏州高铁新城24小时便民服务大厅里的正式启用,相城区13个板块的24小时服务大厅全部投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天候、自助式政务服务,办事更“来去自如”。
在过去,不少居民要办事免不了到“区里”跑一趟,来回甚至要花上半天时间。免去群众往返奔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相城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时面临的又一项新课题。
“家门口”打造标准化便民服务
今年,相城区将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区政府实事工程,与13个镇(街道、区)分别签订责任状,并由行政审批局牵头重点推进。各地各村情况不一,便民服务中心应该怎么建?推进过程中,相城因地制宜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镇级示范型、标准型,村级示范型、标准型、普通型分类制定建设标准,编制并下发了《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手册》。
标准的明确,大大提升了建设效率。短短半年内,相城13个镇级、134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达177项,村级可办事项58项,同时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缴费,社保、市民卡服务等事项优先纳入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
全区所有下放事项全部承接到位,加快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家住阳澄湖度假区清水村的孙先生,来到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便民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从刷身份证进入服务大厅到拿到无房证明,只花了一两分钟时间。“不仅少跑了30多公里路,办理过程也很快捷。”孙先生表示,“家门口”有了这样的自助服务,节假日或下班时间都可以随心所欲来办事。
“全科社工”探索更多样基层服务
在构建便民服务中心、增设服务项目基础上,搭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更是对服务全科化、平台一体化的长效探索。
在元和高新区姚祥社区,4万多居民的大小事,几乎不用出社区就能办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打造,帮助我们理清了社区服务工作。”从2016年到姚祥社区工作以来,沈丰对“全科社工”一词感触很深。
从一开始零散地帮助居民办事,到现在60多种事项全部在社区办理,既是对工作人员的新要求,也是对社区服务工作的一次系统梳理。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沈丰和其余两位同事积极投身社区便民服务,坚持工作日错时上班,延长服务时间,同时摸索更精准、更高效的“社区服务模式”。
现在,除“全科社工”值班外,姚祥社区在便民服务中心还开设其它三种模式作为补充,分别是24小时自助服务区、结合网格化提供上门服务、网上办理审批。投用一年半时间,姚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增至64项,截至目前已完成办件数8000多件。
“一张网”逐步联通49个区级事项
居民办件数量多、类别广,对全科社工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部门与部门之间业务平台不同,在工作时需要来回登录切换。”太平街道青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40多项业务平台相对独立,也为便民服务工作的统计、汇总、上报增加了难度。
在打造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过程中,互联互通制约着基层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全科社工们经常面临重复性录入、多平台切换、审批数据无法本地备份等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
今年4月,相城区被列为苏州市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示范点。以此为契机,相城通过前期梳理,将49个事项纳入首批区级“一网通办”事项;在此基础上,区审批局牵头召集区民政、人社、残联、卫健委等部门协商制定了相城区“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流程;会同市行政审批局先后12次与市大数据局、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委、残联等部门商谈村(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互联互通事宜,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对接方案;已有10套业务系统完成实时互通,并入一个平台。
一网通办,全城通办,相城从纵横双向进一步完善优化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当前,一个全区统一的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已经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各板块便民服务中心与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取号、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考核,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便民服务。
在相城,一个个镇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相继而“立”,一套覆盖全区的便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今年5月末,不动产自助服务机在全区13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入驻;6月,企业开办“一窗办理”工作实现镇级全覆盖;同期,市民卡自助服务机实现了镇级全覆盖,渭塘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基层办理点,不动产服务功能更全面;11月,镇级24小时服务大厅全部投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相城区坚定信心、不断创新,致力打造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的“相城模式”。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