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北风阵阵的吹,带来丝丝凉气。一大清早,72岁的老杨端着拌好的食料,慢慢的走到家门口的池塘边,只听见一阵欢快的吆喝声后,满塘白花花的鸭鹅扑着水花,快速的向岸边游过来。
“现在这些鸭鹅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它们我家的生活也就有了指望,过去政府帮我脱了贫,现在我要自力更生,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说话间,老杨手起食落,一边将食料均匀的洒在投食地上,一边同来前来参观学习的互助组伙伴们打着招呼。
“老杨,你现在这养殖干的有模有样呀,都快成了专家了嘛!”一旁的互助组成员打趣地说。
“要不是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给咱铺出了一条大路,我哪里有现在的光景,说不定现在还在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呢。”端着食料,望着眼前成片的大白鸭,老杨满是感慨。
老杨叫杨广录,家住安徽省寿县小甸镇吕圩村。这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十年九旱,广种薄收。年轻时,还是“小杨”的杨广录和妻子守着十来亩田地,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尽管是靠天吃饭,但凭着一身力气,日子还算说得过去。
随着年龄增长,常年累月的辛劳让老杨患上了多种疾病,原来黄土里刨生活的营生做起来也发吃力。妻子张菊华开始屋里屋外两头忙,照顾老张的同时还拉扯着孩子,日子一下子坠入了谷底。
“治病一般都是在秋冬季节,只有这时候能有些空闲时间,一年的庄稼有了有成,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转眼又都送去了医院。到了开春耕种的时候,没办法,只能去四处借债,不然误了时间,一年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回忆往事,老杨心酸不禁。
有一年冬天,老杨生病治疗需要连续输液。在乡镇卫生院治疗几天后,为了节省开支,老杨不顾妻子的反对,硬是停止了治疗,为了缓解疼痛,硬是只能用农村土方对付。
借钱、治病、土里刨食、还债、再借钱。生活成了一个怪圈,似乎总也走不出去。
“还好都过去了!”老杨话锋一转,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政府脱贫攻坚的帮扶,这一家人的日子眼瞅着就没了光亮。
几年前,扶贫带来了希望的萌芽。老杨也是事后才渐渐意识过来,扶贫工作,并不是闹着玩的文字游戏,而是实打实的真干。
先是镇里的包村干部上门调查。有啥困难,收入多少,想做点啥?干部们问得真切,老杨答得实在。过去,他也养殖过鸡鸭猪等家禽,但是因为技术有限,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遇到流感疫情,更是赔的是血本无光,即便是顺利丰收,也往往因为行情不好,卖不上价。
“田里的活干不动了,我想学门技术!”老杨长久以来的心愿终于在扶贫工作中得以实现。包扶干部牵线,他免费参加了县农委和人社局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室到田头,专家手把手地教,老杨认认真真学。渐渐地,他在家禽养殖上成了行家里手。
老杨没想到,正是这些陪伴着他几十年的家禽,给他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8年,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资金帮助下,老杨扩大了养殖规模,养猪达到20多头,鸭鹅200多只。因为家禽品相好,村干部带着意向客户直接到他家中采购,仅一年,能口算出的收入就有4万多元,老杨一家光荣的脱贫。
“好事还没说完呢!”老杨兴奋地说,有了健康扶贫政策,每次住院的费用能报销90%。教育上,孙子上学有助学金,还能享受雨露计划,再也不用借债过日子,一家人的光景有了奔头。今年,老杨翻新了猪圈,开始用上了智能手机。
老杨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近年来,寿县以“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助共脱贫”为主题,在贫困群众之间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互动、互帮、互学、互促、互比”为内容的“五互”活动,活动开展来,寿县每个村都建立起贫困户互助组,老杨二话不说就加入其中。“吃水不忘挖井人,互助共进步。”
“叮铃铃……”,交谈间,手机的铃声又想起来了。老杨掏出手机,略显笨拙地接通电话,只听到一声声的“好”后,老杨笑呵呵的挂了电话。“又有客户要来买鸭子了,我得抓紧去准备,一会村干部就要来拿,不能误了人家的事情!”
过去因为日子穷,老杨最远只去过合肥市,还是妻子和孩子带着他去看病,没心思也没钱逛街。如今生活好了,心情好了,他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想让孩子带我去祖国的首都北京瞅瞅,看一看天安门,看看人民广场升旗,感谢国家的扶贫春风,是她让我的人生之舟扬起幸福的新风帆。”这位朴实的老人家,说出了脱贫新生活后的新愿望。(夏俊伟 杨名慧)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