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则国强,民乐则国安。北京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办实事,解民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在什刹海街道,居民就业得到保障;在会城门社区,家庭医生走进家门……全市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做好民生工作,让居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在满足“五性”需求上狠下功夫,让群众体会到城市宜居、便利带来的幸福感、安全感。
从今天起,本报将刊登《聊聊咱的获得感》系列报道,听京城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想要过上好日子,一份儿有安全感、成就感的工作必不可少。在过去一年,北京市多措并举,抓好就业,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让老百姓“劳有所得”,提高就业质量,不仅要解决“有没有”,更要解决“好不好”。
对此,什刹海街道的居民王旭深有体会。2019年6月,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年过半百的她重回工作岗位,既解决了家庭的经济缺口,也让她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民生故事
找到新工作只用一个月
说起话思路清晰,神色间透着自信,若不是自己提起,旁人很难想象,眼前的王旭已是年过五十岁的人。
就连她自己也从未想到,到了“退休的年纪”,还能找回年轻时工作的意义感。
两年前,王旭还不是如今的状态,她的生活甚至可以用“一团糟”形容——家中亲人重病卧床,孩子还在上中学,万般无奈之下,王旭辞去了原先的工作,离开了坚守十多年的岗位。“家庭压力真的太大了,老人要照顾,为了孩子上学方便,还得在学校附近租房,到处都要花钱。”
窘迫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9年初,送完老人最后一程,王旭终于有了闲下来的时间。为了贴补家用,她决定重新找一份工作。
“我这么大岁数了,想找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能打听的渠道,王旭试了个遍,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职位。直到身边的朋友向她建议,可以通过所在街道找一找,兴许会有合适的机会。
“刚听说街道管就业,我都有点含糊。”那时,王旭对街道介绍工作的印象,还停留在只能介绍保安、保洁,而她本科学历,有会计证,想找一份可以体现自身能力的工作。
2019年5月,趁着去街道办事的空当,王旭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到什刹海街道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做求职登记。街道的工作人员让王旭留下了自己的信息与需求:“我想着登完记也就完了,不会有后话了。”
让王旭没想到的是,刚过了不到一周时间,街道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给我介绍的第一份工作是医院的档案管理,第二份是养老院的经理助理。”连续多年照顾家中病人的经历,让王旭对这样的工作有些芥蒂,她把心中的顾虑告诉给街道工作人员,很快,第三个机会摆在她的面前——一家广告公司的人事主管职位。
能用到之前掌握的工作技能,收入可以保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最关键的是,新单位距离自己的家只需步行5分钟,“真没想到通过街道可以找到这么适合我的工作。”
就业群对接信息更通畅
找到一份新工作,对于王旭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了经济难题,更带给她心理上的认同感。
入职没多久,王旭就接到了与国庆相关的重要任务,虽然每天忙前忙后,但她感觉自己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能担负这么重要的任务,等于认可了我的工作能力,我感觉重燃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从提交求职信息到找到新工作,王旭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在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看来,这样的速度并不稀奇,2019年,该街道共登记前台求职及低保低收入求职人员160人,推荐岗位323次,最终达成用工意向的共有134人。
“王女士当时属于年龄偏大,就业困难,为帮助她早日走出困境,我们首先为她做了职业测评,了解她的职业兴趣和就业优势,发现王女士在语言表达、沟通协调方面具有优势。”在什刹海街道负责就业辅导的工作人员看来,王旭的“病根”在于没了工作的信心,对症下药,工作人员给王旭做了求职指导,帮助她调整心态,还提高了面试技巧。
提升求职人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打开招工渠道。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机里,存着好几个就业群。其中,对口企业的群中有59个用户,大多数都是属地企业。每年,街道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走访等方式,与属地企业对接。
“他们有用工需求,可以随时发到群里来;我们有求职信息,也可以发到里面去。”街道之下还有社区,扎根于社区的就业指导员最了解居民就业需求,“通过通讯手段,手机点一点,就业信息就能最快地到达需要的人手里。”
所得
就业
■2019年9月末
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
11110818人同比增长0.5%
其中: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
8367516同比增长2.6%
■2019年前三个季度,本市各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0%、4.2%和4.2%。
收支
■2019年1-3季度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41元
增速8.9%
■工资性收入30914
■经营净收入962
■财产净收入8288
■转移净收入10377
■2019年1-3季度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542元
增速7.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北京市统计局制图王金辉
所盼
把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厂桥路口向东,什刹海街道公共服务大厅地处地安门西街路北,这里已经实现“一窗通办”,居民想要办理社保、就业等手续,在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快速解决。
就在大厅楼上,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新的一年,他们还将联手街道所属的22个社区,每月开展一次就业知识培训。“我们这里的特点是失业人群年龄大,技能比较低,需要我们提供技能培训等帮扶。”
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董位增介绍,未来一年,街道还将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当然,这也需要部分居民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
董位增介绍,为鼓励失业人员再就业,目前西城区推出了双重的补贴政策,不仅稳定再就业一年以上的个人可以获得奖励,接收失业人员的企业也会获得补贴:“我们也鼓励辖区内用人单位,能够更多地安置本辖区的‘4050’人员,有资源紧着自家人。”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期待着相关部门的数据端口实现对接,打通信息壁垒。“让就业信息更加通畅,把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未来,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将努力探索运用大数据服务居民的便捷路径,促进相关部门的服务信息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