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提供专业的投资者服务
2021-03-05 09:31:59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在瑞士有家银行叫隆巴德·奥迪耶·达里耶·亨奇,私人银行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没听说过这家银行的名字,最大的原因就是你还不够富。”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全球有24个分支机构,遍布18个国家,提供包括私人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以及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服务三个部分,其中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60%。

  在香港这个亚洲巨大的交易集市里,隆奥的私人银行部的负责人不会像其他商业银行的高管一样,偶尔在电视上露个面,做点股评,推介一些产品。

  他们的方式截然不同。

  《2010胡润财富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拥有1000万元以上的千万富豪人数已达87.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6.1%。其中,亿万富翁达到5.5万人,十亿富豪和百亿富豪分别有1900人和140人。他们可分为四种类型:商人、高收入人士、炒房者和职业股民。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指出,亚洲及中国富豪急速增加的趋势,并没有被瑞士一些提供高度个性化服务的精品私人银行忽视。这些银行除隆奥外,还包括了瑞士的皮克蒂特与塞(Bank Pictet & Cie)、克拉瑞丹(Clariden),以及列支敦士登的LGT银行(LGT Bank)。他们以客户为主导,继承着瑞士最初的私人银行理念,当然,他们也必须自我调整,以适应亚洲这个市场。

  4月23日中午,瑞士隆奥的私人客户部总监叶峰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1987年,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国的LGT银行私人银行部做助理,1991年,他来到了香港,负责筹建LGT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及建立私人银行客户资源,十年后,他加入了隆奥,负责亚洲私人银行业务。

  被滥用的“私人银行”

  《21世纪》:在交易广场二期一上电子扶梯就有HSBC和花旗集团尊贵客户理财的办公室,门面很显眼,为什么你们的办公室要在十五楼?在亚洲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地方,难道一个显眼的位置不重要么?

  叶峰立: 亚洲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地方,很多国际知名的商业银行竞相冲进来,抢占市场份额,他们通过借贷、投行服务帮助企业生产经营,同时也成立了一些私人银行部,复制的是瑞士私人银行的模式。他们寻找客户源比较容易,直接从公司客户介绍过来,但他们主要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尽管他们说自己是私人银行,但在我看来,都只是一些“赝品”,他们本质上不具有私人银行的精髓。

  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利润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私人银行只是推销产品的超市,他们以此吸纳资金,进入自己的投资部门进行运作。因而他们私人银行的主要职能是推销零售理财产品,但当你在签署购买每个产品合同的时候,要签免责声明,即这个产品未来表现情况如何,银行不负担任何责任。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认为,而真正的私人银行,是以客户主导的一种金融服务,尽管我们也有产品,但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应客户需求的产品,我们不告诉客户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听他们的需要,给他们定制产品。我们不以产品的销量来做业绩,我们重视每个产品是按照客户所希望的资产配置进行投资的。所以,私人银行家是按照资产配置投资结果来衡量业绩的,他对这个客户是无限责任的。

  而从私人银行的角度,隆奥银行也是一家私营的公司,它属于Lombard Odier家族,已经是第7-8代在接管业务。他们拥有很多财富,并且通过这家银行的经营来保存自己的财富。因而私人银行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利益团体,他们自身的担忧也是其他富豪所担忧的,因而它知道如何保存它客户的财富,从而也保护了自己的财富,两者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商业银行的银行人员,由于他本身不是属于富豪这个利益群体,而只代表了一家商业银行,因而他的出发点和这个客户的出发点是不一致的,他的出发点是从银行的角度,对银行的股东负责,这不可避免的会使这个银行从业人员的利益与客户利益出现错位。

  因而,我不认为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不过他们确实那样注册了,私人银行的概念也被滥用了。“私人银行”被瑞士的银行创造出来以后没有注册英文的商标,只注册了法文的。不然的话,可以起诉他们侵权了。

  《21世纪》:穷人其实往往更需要有一种理财的观念才能变富,但为什么私人银行服务的对象只是富豪?中国近年来涌现出的富豪是你们的目标客户么?

  叶峰立: 我们没有把中国内地作为目标市场,严格意义上,我们也没有跑到中国内地营销这个业务,因为没有经营执照。但是,确实有很多大陆人跑到香港来,所以我们确实有些大陆过来的客户。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指出,但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人越来越富也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有钱了,就会进入一个由简入奢的过程,首先开始消费,消费得多了,就想消费得更多,想下一个要买的目标,比如法拉利、情人、艺术品收藏,或者想还能做什么?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就会寻找私人银行。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发展加速了进入私人银行服务的可能性。

  富人需要私人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你富了,你很可能有了敌人、嫉妒者、对手、地下情人甚至绯闻,因而,他们需要私人银行来帮他们分流一些“私房钱”,不希望因为离婚或者其他原因额外损失一笔财富。

  《21世纪》:中国目前也有一些商业银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或者并购了一些私人银行的业务,但看上去做得并不是太理想,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峰立: 我觉得商业银行本身很难把私人银行业务做起来,这里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像我刚才提到的,私人银行对客户是一种无限责任的概念,这一点商业银行无法做到。其二,中国目前所处的是一个财富创造的阶段,企业家需要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并购、借贷,来迅速发展自己的事业,而对于个人财产来说,也希望快速升值,因而他们希望使用杠杆,比如做炒家,炒艺术品。

  但真正的私人银行是一个保全资产的概念,你要给中国的富豪时间学习成长,让他们经历一些炒输了的经验,他们知道赚钱不那么容易,所以更懂得珍惜。中国内地的银行本身也在学习和成长,从一个仅做存贷业务,渐渐发展投资,再到替客户理财,推理财产品,未来变成像今天的香港,是个卖产品的大市场。

  因而,中国市场不是我们首选的市场,因为对于它目前所处的阶段来说,高盛、大摩的私人银行可能更能吸引客户,但要能理解最原初的私人银行概念,像今天的欧洲这样,还需要几代人,必须是成熟的富豪。

  激进,新富的标签

  《21世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6-18世纪欧洲的富豪,有皇室成员,有经商的贵族也有新上位的富商,而现在在中国,富豪这一人群的范围似乎变得非常广,比如一些明星,也有一些在房市、股票、期货市场套利后一夜暴富的人,你觉得现在中国的富豪跟几百年前欧洲的,有什么异同呢?

  叶峰立: 如果你翻开Lombard先生的日记,你会发现这种历史的痕迹。我自己认为,几百年前的富豪和今天的富豪顾虑都是一样的,就是他想保持富裕的状态。而当他不断创造财富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遇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想赚更多的钱,一方面又害怕失去财富。

  私人银行现在做的事情和几百年前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首先,是管好家族的事情,其次是要分散投资,此外是如何周转资金。

  隆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讯中心指出,现在的亚洲就像是几百年前的欧洲,亚洲所创造的财富比欧洲多,亚洲的财富比欧洲的要年轻,的确,中国现在一下子涌现了很多富豪,中国的百万富豪比在美国的都要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的20年,中国是全球私人银行最大的市场。但本质上说,欧洲的富豪是在保护财富,保护家庭,把资产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国的富豪目前还没有想得这么远,因为他们刚刚创造财富,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用掉这些财富,而是快速升值,或者怎样把资产转移到境外避险。

  《21世纪》:那目前亚洲的富豪有怎样的特征?有些人说内地的富豪“钱多人傻”,你怎么看?

  叶峰立: 亚洲的客户通常会更进取一些,他们是交易型主导的客户,喜欢频繁交易,目的性更强。而欧洲的会更放松,更平稳一些。从总体上来看,新富一般都会比较激进。欧洲也有一些新富,也会比较进取。但到了富二代的时候,他们会比较放松。因为富二代从小在富裕的生活中成长,知道怎么去处理财富,他们对财富渴求的欲望相对没有那么强烈。

  亚洲和中国的很多客户喜欢使用杠杆,这一次用杠杆赚了一倍,下一次你就希望能赚两倍。这也是为什么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要推这么多杠杆投资产品的原因,因为有市场需求。为什么香港现在还有accumulator这种产品?就是因为有需求。因而尽管银行不相信这种产品能赚钱,但还是愿意卖。

  但欧洲的富几代不会觉得使用杠杆是一件很必要的事。的确,如果是从经营方面考虑,确实可以使用信贷作为财务杠杆,但不应该使用私人存款来做杠杆。亚洲的客户喜欢买带有杠杆的金融产品,所以我们也会有一些类似的产品,但远远没有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这么进取。

  此外,亚洲的富豪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欧洲的富豪知道什么叫账户隐私,他们希望是隐形富豪,他们经历了二战,知道隐藏自己的财富是多么重要,他们买法拉利更希望是买一款别人都有的型号,一样的颜色,他们知道什么是低调。而亚洲的富豪不会把这个当回事,他们甚至会告诉其他人他们在瑞信开了一个多少金额的账户,买了什么车,背个什么包,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处在新富这个阶段。

  《21世纪》:你觉得富豪运用各种方式,包括避税、影响政策等方法保全自己财富的最大化,是否道德?还是说,存在即合理?

  叶峰立: 道德不光属于富人,也属于穷人,但财富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在,对于社会、环境、保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而且你必须得学会如何承担这些责任。你用1个亿买了一家公司,你转手一卖赚了10亿,但你必须得对这些员工负责,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是责任。

  看看过去几年的高盛,再看看今天的高盛,他们道德么?他们过去是用什么方式盈利?是不是过于贪婪了?这是因为银行的从业人员在道德上可能违规了。而这些银行家,他们自身所吸引的客户也非常激进。这就好比做人一样,你吸引的是欣赏你风格的人,这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业务。

  如果你想通过一大笔钱快速赚更大的一笔,那不要来找我。但如果你只是希望正常的保存财富,管好你的家门,那你来找隆奥。我们是银行,所以必须得为富豪们服务,但最终,我们寻找的是企业家,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的人。

  光环之下的私人银行家

  《21世纪》:外界通常会把私人银行家的生活描述得很风光,你觉得风光背后是什么?

  叶峰立:的确,我们头上有光环。因为我们置身于富豪之中,参加各种各样的酒会、舞会,总是在很高档的餐厅就餐,但那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私人银行的从业人员,一般来自两种人群,一种是来自很显赫的家庭,他们本身就是富几代,像隆奥家族的人,另外也有一部分聪明人,精通各项金融知识,懂得如何运用金融工具来理财,就像我一样。

  我觉得像我一样出身的从事私人银行的人,一定要处理好嫉妒心。你要知道,你不是富豪,你是那个帮富豪管钱的人。你要爱上“橱窗购物”,也就是说,你要享受那种能借用这个平台看到很多美而奢侈的东西,但不去尝试占有它的感觉。否则你会迷失彷徨,因此而挣扎。这个职业是一个管理金钱的职业,所以你一方面要习惯那些巨额资金只是一个数字,但同时你要珍惜每一笔资金。

  欲其大需守其小。一开始,你的客户很小可能只是几百万,渐渐的他的资产积累起来,直到几十亿。你跟他一块成长起来了,你因此吸引到了更大资产的客户,但你不要因为管理这么大笔资产而惊慌,要尊重市场,你要习惯几百个亿只是个数字,要知道未来是不可知的,要习惯这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必然,不能通过你的焦虑而得以抵消,但你能做的是分散风险,把这个环节你能做的事情做好。

  其实,没有人喜欢听风险,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回报有多少。但你必须首先想到的是风险,风险控制好了,回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你通过自己的能力将客户资产增值的部分,不是你的,你只是那个管钱的人。一定要享受这种管理金钱而不对金钱占有的快乐。

  《21世纪》:很多学生毕业了见到了精英身上的这层光环,都希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国内,不论学什么专业都有考CFA的人,银行的从业人员也会认为自己是精英,因而理所当然有更高的收入。你觉得呢?

  叶峰立: 要做那些自己擅长的、觉得有激情的工作,才会把工作做好。我个人就是喜欢理财,但不代表我喜欢赚钱,因为,我喜欢的是运用各种方式把金钱管理起来的过程,结果可能能赚钱,那很好,那是个惊喜。

  行业的精英是那些把工作做好的人,而不是想赚钱的人。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学生都很想赚钱,他们选择银行业纯粹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收入高。

  这不光是在亚洲,在美国也是。70%的美国大学的学生毕业了都想去华尔街。学工科的、学医的学生都想进银行,他们觉得银行的收入高很多。做工程师可能年收入是10万,但若是在华尔街,可能年收入是40万。

  但我想说的是,当你做了你擅长而又感兴趣的工作,你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当你把工作做好了,钱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