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的基本情况
作为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火蚁属,外观与其它常见的蚂蚁非常相似,体长在3-5毫米之间(工蚁),头部和胸部呈棕褐色,腹部为黑褐色,头部比较细小,但上颚比较发达,里面长有无数小齿。
红火蚁喜温热潮湿环境,对热度的耐受性较强,在温度区间为10-50摄氏度之间,都可以进行觅食,最适宜的温度为22-36摄氏度,因此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区。
红火蚁营群居性生活,蛟穴的开口处经常堆积有较高的土堆,高度在10-30厘米之间,直径为30-50厘米,无论是洞口还是内部结构,都呈现出蜂窝状。每个巢穴内的红火蚁数量惊人,一般都能达到近10万只,有的甚至能突破30万只。
红火蚁的食性很杂,觅食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昆虫、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或者小型的脊椎动物,还是腐肉、蜂蜜、糖类、脂肪、植物种子、粮食作物等,都属于它们的“食谱”。它们在捕食时,主要的进攻武器就是身体上的尾刺(蜇针),里面包含着毒性较强的毒液,一旦捕猎对象或者人类被叮咬之后,毒液进入皮肤,毒液中的毒蛋白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冲击,引发皮肤红肿、疱疹、眩晕、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杀伤力极大。
红火蚁的入侵
对于我国来说,红火蚁是典型的入侵物种,其最初的栖息地为南美洲的巴拉那河流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入侵美国,在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活动等的加持下,红火蚁的生活区域迅速蔓延,很快就扩散到美国很多州、墨西哥、波多黎各等地区,并于2001年“飞越”太平洋入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后在我国台湾省的桃园、嘉义和台北等地开始出现。
此后,在我国南方的多个省份,也开始出现红火蚁的身影,2005年,最先在广东、广西、福建3个省区的30多个县区被发现,同年,我国将其更为国内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由于红火蚁适应性强,繁殖能力超乎寻常,加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大规模的基建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土壤、肥料、苗木花卉甚至垃圾的大范围运输和转运,将红火蚁的存在区域进一步扩大。2013年前后,已经扩展至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7个省区的170个县区。
截至今年3月份,红火蚁的栖息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覆盖到我国12个省区的435个县区,其中最北部到达长江流域,南部为海南,东部为浙江,西部为四川、重庆。每年新增的县区数量,也在呈上升趋势,从10多年前的每年增加20个左右,到现在每年已经增加为3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