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聚焦  
四位科学家获“中国诺奖”,单项奖金约650万元
2021-09-13 14:13:3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9月12日上午,备受关注的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SARS病原的发现者、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和裴伟士获得“生命科学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获得“物质科学奖”;被多次提名诺贝尔奖的教授施敏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约650万元)。

  跟踪研究十余年,他们发现SARS病原及传播链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很多人想起了18年前那段难忘的记忆——非典。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那场严重的疫情?袁国勇和裴伟士团队苦研多年,终于发现了幕后操纵者——冠状病毒(SARS-COV-1),以及它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

  研究团队是怎么取得这个重大发现的呢?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03年也就是“非典”爆发的那一年,他们治疗了中国香港的第一例重症“非典”患者,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冠状病毒,为设计诊断和病症鉴定提供了必要信息。

  蝙蝠被称为“自然界的毒库”,小小的身体却有多种病毒。在野生蝙蝠身上,研究团队也发现了一种SARS冠状病毒的近亲病毒,大大扩展了人类对人畜共患病宿主、跨物种传播障碍、发病机制与疾病和诊断的认识。

  “他们的研究预测了类似SARS的流行病可能再次出现,并强调了公共卫生防备的重要性。”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奖项委员会介绍,从2003年的“非典”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对人类认识和治疗这种新兴传染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这些疾病的应对提供了证据和策略。

  “有机会拿到这个奖是我们的幸运,我现在最想和团队成员以及妻子分享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袁国勇说。被问及当下的这场大流行病何时结束时,裴伟士回答说:“我认为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继续努力跟踪它,并制定对付措施。”

  发现超短脉冲快电子束,“最想感谢的人是父母”

  “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张杰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张杰的获奖评语是:“表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对普通人来说,物理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常常有人问“物理学家都在做什么事情”,视频连线中,张杰也回答了这个令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他说,物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二是尝试探索那些自然界中最不可思议的奥秘。

  “我们团队这20多年来的研究也离不开这两条线,一方面为人类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为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功能提供更高的时空分辨率。”张杰说。

  自从阴极射线被发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子束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种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让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和胶子。高能电子束使微结构的精确塑造和材料特性的创新变革成为可能。张杰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张杰说自己最想感谢的是家人和团队成员,“感谢家人的默默陪伴和团队成员20多年来的坚持。尤其想感谢父母,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培养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

  知名半导体专家施敏获奖,寄语青年从事科研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施敏,表彰他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施敏出生于南京,在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他于1967年在美国与姜大元博士共同发现浮栅存储(FGM)效应,是广泛应用的快闪存储器之核心发明。这里所奖励的科学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学(今阳明交通大学)期间完成的。

  施敏对跨金属/半导体(金/半)载流子的传输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这些对硅和砷化镓半导体的前沿贡献,不仅奠定了欧姆和肖特基(欧/肖)接触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且开启了制造近代半导体器件的可扩展途径。在接下来的50年中,它们被广泛地用于计算、通信、传感、控制、成像和记忆之芯片电路的制造,对人类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贡献。

  此外,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

  “非常荣幸获得这个奖项,我从1963年开始从事半导体的科研工作,到现在快60年了,这个奖是对我多年来在半导体方面开展的工作的认可。”施敏说,与半导体研究一样,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依靠科学来解决。

  致辞中,施敏建议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年轻人,他们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福祉。我在国内12所学校任过教,在此期间我很欣慰地看到很多学生都非常用功和努力,我很希望将来他们能够为全人类提供服务。”

  【链接】

  什么是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对获奖者的国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并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完成。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每个奖项奖金约650万人民币(等额100万美元)。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4位获奖者,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

  (主办方供图)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