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保  
家校社共育要在三重空间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
2019-12-26 09:41:42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孙竞)“家校社共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多方配合,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家校社共育在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帮助儿童在三重空间下,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我们在每一重空间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从孩子承担的三种角色角度去考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丽颖指出。

24日,由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关工委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基础教育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19年首都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家校社共育:北京行动”。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12中、北京四中、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等教育一线的名校长和名园长参加论坛并发言。

开幕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在致辞中表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过程正是彰显育人效果的过程,也正是推动教育前进和发展的过程。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教育的应有之意,既离不开优质资源的挖掘,也离不开特色活动的创设,更离不开常效育人机制的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正在成为教育的新样态,也必将为孩子们幸福人生奠基。

北京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昭玲对新时代家庭教育质量提升和家校社共育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发挥首都人才优势,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家庭教育育人队伍;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打造首都家校社共育知名品牌。

康丽颖在主题发言中举例说,“幼儿园早晨跳操的时候,老师就跟小朋友说,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问没问爸爸妈妈早?小朋友说问了。放学回家问没问爸爸妈妈辛苦?说问了。这实际上就是在指导孩子,在幼儿园要做个好的小朋友,在家里要做个好孩子。”她强调,家校社共育实际上是在明确共同的育人目标的情况下,建立一种和谐的教育关系。同时,还要教师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学校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论坛围绕“家校社共育的责任与使命”、“家校社共育的理论与思考”、“家校社共育的问题与经验”、“家校社共育的实践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和研讨。九个主题报告回应了当前家校社共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议题与热点问题,系统梳理了家校社共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模式。

据悉,本次首都教育论坛是首都师范大学连续举办的第十届学术论坛。论坛聚焦当前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促进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界和首都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合,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首都教育率先实现高水平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