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弘历的世界Ⅱ——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召开。
研讨会特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潘世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清代宫廷绘画权威专家聂崇正,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卉,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张元,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雷勇,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林姝,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王光尧,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严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清宫史研究会秘书长李国荣等20位权威专家学者,以已于10月15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的同名特展为背景,围绕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高超成就,考察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领域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打开从盛清时代及至现代中国的一条艺术史理路。
10月16日,“弘历的世界Ⅱ——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学术研讨会首场现场。研讨会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拍卖承办,苌莳文化与云杪文化协办,在艺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主持。同名特展将持续至11月2日结束。
10月16日,“弘历的世界Ⅱ——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学术研讨会首场现场。研讨会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拍卖承办,苌莳文化与云杪文化协办,在艺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主持。同名特展将持续至11月2日结束。
乾隆皇帝后妃油画像屏现存不足十幅
康有为说过,中国“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当以郎世宁为太祖”。作为“西洋画师第一人”的郎世宁,1715年12月抵京觐见康熙皇帝,自此进入宫廷供职,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逾半个世纪,成为备受三代皇帝荣宠的传奇宫廷画家。
郎世宁将精湛的西洋油画技巧与东方审美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清代宫廷绘画的技法、风格与审美,开创了中西融合的绘画新风——一种经过乾隆皇帝改造而成的“新体画”,这成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开端。此次展出的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以油彩绘制于多层高丽纸上,纵54.6厘米,横41.9厘米,是郎世宁帝后肖像画的代表作。郎世宁熟谙人体解剖结构,肖像面部以“退晕法”绘制,淡化明暗对比,仅用色彩晕染,就表现出清晰的立体五官。
清乾隆初年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主办方供图。
清乾隆初年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主办方供图。
作为清代宫廷绘画研究专家,聂崇正撰有多种关于郎世宁的著述,他认为:“郎世宁的作品主要是宫廷绘画,大部分藏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个别流散到海外博物馆中。长期以来,中国推崇文人绘画,但郎世宁画了大量人物画,他将当时皇帝、帝后甚至功臣的肖像绘制下来;而在清代宫廷绘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纪事绘画和人物绘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研究清代宫廷绘画,离不开这位意大利人郎世宁,他是属于中国绘画史、美术史的一部分,他的价值非一般人可替代。”
郎世宁在华51年,迄今其康熙时期的作品未见留存,最早的绘画活动始见于雍正元年内务府造办处汉文档案;直至乾隆皇帝御极,郎世宁的宫廷绘画题材才有了明显转变——开始出现人物肖像。乾隆对郎世宁的写实技能尤为看重,曾御题诗“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郎世宁《平安春信图》)来赞誉他,几乎所有的帝后肖像画交由郎氏绘制。
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将皇帝、贵妃与郎世宁合为一份艺术史学研究样本,其背后是不同文明、不同身份、不同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为考察乾隆时期清宫油画、帝后生活、后妃服饰,进而理解十八世纪皇权视野下的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一条艺术史线索。
特展策展人、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研究认为:“《纯惠皇贵妃油画像》应绘于乾隆二年。乾隆登极初年请郎氏绘制过一组御容,即现藏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近七米的绢本长卷《心写治平图》,画卷上是乾隆皇帝及后妃共十三人的半身画像,上有御笔‘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十二位后妃中:皇后富察氏、贵妃高佳氏、纯妃苏佳氏、嘉妃金佳氏……皆为乾隆帝王后宫生活中最初的成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纵54.6厘米,《心写治平卷》纵54厘米,可见郎世宁同一时期绘制了油画与绢本设色两个版本:一为中式的高头大卷,一为西洋式的独幅肖像挂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