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敦煌女儿》回归“故里” 百位援甘上海儿女忆“芳华”
2019-09-05 13:16:04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本网兰州9月4日电(记者 南如卓玛)“远去了,黄浦江上郎朗明月。鼓起勇气打开手电筒撩开夜色,千佛朦胧……”“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舞台上,上海姑娘“樊锦诗”初到莫高窟的第一晚,又喜又怕。台下,52年前来到甘肃的另一位“上海女儿”曹刘珠不禁热泪盈眶,回忆自己17岁那年初到甘肃也是从“啥都不习惯,第一晚哭着度过”开始。

  9月2日晚,沪剧《敦煌女儿》首次回到“故事的发源地”甘肃,在兰州音乐厅演出。该剧根据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人生历程,展现樊锦诗50多年潜心致力于莫高窟洞窟研究,把一生献给敦煌文物保护的人生画卷,讴歌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图为演绎樊锦诗初到敦煌莫高窟的情景。 宣学州 摄

  当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邀请到100位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从上海为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甘肃的“上海儿女”共同追忆“芳华”。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作为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来到莫高窟实习。初见敦煌,洞窟、壁画、飞天、九层楼的风铃、259窟佛陀的微笑……令人沉醉,从此“上海姑娘”便成了“敦煌女儿”,一生守护莫高窟。

  “2012年,我第一次找到樊院长谈这个戏,她是拒绝的,她说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应该的。”樊锦诗扮演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回忆,后来她用“我们想通过您的故事,表现几代敦煌人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更多人了解敦煌”这句话打动了樊锦诗,才历时8年打磨出了《敦煌女儿》。

图为100位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从上海为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甘肃的“上海儿女”与沪剧《敦煌女儿》剧组及甘肃省官员合影。 宣学州 摄

  茅善玉坦言,沪剧原本擅长的是展现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小儿小女的上海情调,《敦煌女儿》首次挑战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恢弘题材,更关注的是一代代守护敦煌的这些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粹才保护得如此好。

  台上,讲述了樊锦诗从初到敦煌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和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三击掌”的誓言开始,到后来与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19年,无人照看的孩子只能用麻绳绑在床上,无奈被丈夫带回武汉“既当爹又当娘”抚养,再到樊锦诗日夜思考如何“永远留住莫高窟”,最后“数字敦煌”横空出世,当年的“上海小姑娘”也早已两鬓斑白。

  台下,1951年从上海来到兰州参与甘肃金融建设的徐壬良和李福珍夫妇、1956年来到兰州、见证新中国首台130钻机诞生的82岁老人陈德华、1965年从上海来到甘肃、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专家徐贤伦、1967年甘肃民航在上海招飞选中的首批上海来兰空姐曹刘珠……百位为甘肃建设作出贡献的“上海儿女”百感交集,老泪纵横。

  “看到樊锦诗的一生,想到了我们的青春,在甘肃成长、奋斗的一生。”曹刘珠回忆,当时,兰州只有飞国内三四条航线,建设机场时和同事们住过帐篷、睡过窑洞,现在兰州有了飞国际国内上百条航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最繁华的旅客中转城市,非常自豪。

  “再苦再难,从没想过逃离!年轻人要有理想,当时的大西北需要我们,怎么能离开?”徐壬良夫妇说,无数个“樊锦诗”把青春献给大西北,就像《敦煌女儿》结尾时樊锦诗所说,将来要和爱人同埋三危山守护敦煌一样,我们也早已根植大西北,无怨无悔。(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