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2月5日电(记者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该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获重大发现,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的专项调查,在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王社江介绍,在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
遗址地层堆积厚约1.6米,可划分为13层,其中第3—10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古人类利用疥疙洞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期遗存为第10—9层,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00余件,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生产的小型刮削器。该时段人类仅偶尔在洞穴活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10万年或更早。
第二期遗存为第8—6层,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400余件。石制品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工具等;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小型的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动物化石多见碎骨,牙齿化石亦较多见,主要为鹿科和牛科动物。该时段是人类在洞穴活动频繁的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7—5万年。
第三期遗存为第5—3层,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遗物分布十分密集。
人类活动面位于第4层以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人类活动面上的遗迹和遗物分布较有规律,其中石制品集中发现于洞口区域,显示出洞口区域曾作为石器加工的场所;火塘发现于洞口东侧,其旁见有较多烧骨和石制品,应是日常生活、取暖区域;动物化石多集中分布于洞内近洞壁处和洞口石柱下方的低矮处,这些区域应是人类堆弃消费品的区域。第5层下亦见有1处火塘,位于洞口处,以火塘为中心分布于较多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烧骨。
原生地层中出土2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4层和第3层。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人类牙齿4枚、头骨残块3块,这些筛洗出土的人类遗骸石化程度多与原生地层中出土的人类化石相当。
考古发现石制品1500余件,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构成了石器生产和使用的不同环节。工具大多以石片为毛坯,多为中小型刮削器,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个体较大的重型刮削器。主体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动物化石及烧骨8000余件,大多为碎骨,牙齿化石亦较丰富。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等20余种。
该时段是人类活动的繁盛期,洞穴被人类作为居址长期利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3—1.5万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改课表示,疥疙洞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1.5万年期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意义。该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
该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体质及其文化的连续演化、不间断发展和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过渡提供了珍贵证据。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该发现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工业面貌、人类技术行为方式、旧石器文化发展及演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此外,秦岭中西部地区既往发现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数量很少,疥疙洞遗址出土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为研究该时期动物种群演变、人类生存环境背景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完)
http://www.cgia.cn/news/wenyu/1504245.html
责编:CCR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