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燕山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传承非遗强化指导
2020-12-07 18:54:21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4至6人不等。开台前的锣鼓称闹台锣,主要演奏花鼓灯曲《老三翻》、《老十番》、《凤凰三点头》等,讲究“人跟锣、锣跟人,互为帮衬”。

 
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山乡特邀请蚌山区文化馆顾馆长到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进行指导。
 
12月7日下午,蚌山区文化馆顾馆长带领卫调花鼓传承人来到燕山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非遗工作室,对工作室的装修进行详细的指导。
 
顾馆长提出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实物成列等装饰,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例如在工作室中心搭一个戏台、旁边墙上可以做一个展示墙,放一些卫调花鼓的相关资料,体现花鼓灯的文化气息。卫调花鼓传承人也提出可以放一些花鼓灯用的服装、饰品一类的用以展示。顾馆长还找了许多图片出来,用作参考。
 
燕山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认真听取顾馆长的意见建议,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燕山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建设,加强非遗工作的传承和保护,让非遗工作走进身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