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有一群人行走在上海的边边角角
“城市考古”,有文化地轧马路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本地游日益受青睐,“城市考古”日渐走红沪上。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有一群人“有文化地轧马路”,深入上海的边边角角,用脚步丈量街道,感受历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
“通过‘城市考古’,我们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留存它的记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向别人讲起,上海的故事就由你流传了下去。”穿行在上海老城厢,“城市考古”领队陈寒松如是说。同行的人中既有上海“土著”,也有渴望对工作生活之地有更多了解的新上海人。一场行走下来,城市对大家而言,已不再是冷漠的水泥森林。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本地游日益受青睐,“城市考古”日渐走红沪上。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有一群人“有文化地轧马路”,深入城市的边边角角,用脚步丈量街道。
自主设计线路,串联知识点
2018年,陈寒松和伙伴们开始在上海尝试“城市考古”。三年多时间过去,他们已开辟了40余条原创线路。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都会走上街头,带领参与者进行一场“城市考古”。
陈寒松是圈内“大咖”,他有着一定规模的上海历史影像及文献收藏,许多藏品还在行走现场进行过展示。在他看来,“城市考古”远不止讲故事那么简单,还包括观察地形(坡道、沟渠、岸线)、物质空间(建筑、物件、公共设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之间的互动。
“许多老建筑都是开放的公共资源,任何人借助资料就可以了解那些知识点。”陈寒松说,“我们的原创性在于自己开发线路,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非常有助于普通人去理解。”
如今,越来越多喜爱探寻城市文脉的年轻人在进行“城市考古”。Ceci是“探幽梅泰恒”路线的设计者,路线范围是由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组成的“梅泰恒”商圈。
“有太多的故事隐藏在市中心这片黄金三角地段,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上海第一弄堂、曾经的第一豪宅等。如果能把这些文化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或许能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历程。”Ceci说。她几乎每个月都会发起一次“探幽梅泰恒”活动,已带领数十人走过这条线路。
城市探幽,留住历史记忆
“这里是上海老城厢原始风貌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区域,大多数居民住宅尚未拆除,但听说最近改造快开始了,很多人将在这里度过他们老城厢生活的最后一个冬天。”陈寒松边走边说,言语中透露出一丝惋惜。
路过的居民听到陈寒松的讲解也忍不住停下脚步,有的甚至还要参与进来帮忙补充细节。在“城市考古”的过程中,居民的善意总让大家感慨,他们对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有着高度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感在现如今的高楼大厦中早已难觅踪影。
有参与者表示,很多地方平时走过了,但是从来不知道背后的故事,通过“城市考古”才发现这个地方原来这么有意思、这么有历史,对城市有更多了解后,人与城的感情也加深了。
“城市考古”的另一位发起人徐明认为,留住历史记忆与城市的快速演进从来不是对立的,他们想在变化中尽可能地多留下一点记忆片段。还有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找到他们,寻求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建议,“如果我们做的事情能让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观念有所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细微的触动,那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期待更多人参与
落日在天边留下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结伴而行的“考古团”成员们还觉得意犹未尽。数个小时的穿行,让这片区域不仅只是他们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而有了更深的含义。
尽管这种“小而美”的活动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但不少从业者坦言,要进一步吸引更多参与者,“城市考古”仍然面临不少困境。
活动的大众知名度不高,参加活动的报名费也远不能和旅游项目相比。此外,由于国内对“城市考古”认识尚浅,部分领队的讲解水平有限,有时讲解中甚至会出现基本知识的硬伤,让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很多领队为活动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但收益往往与之不成正比。“之所以坚持做下去,还是因为放不下那些在城市里默默闪光的隐秘角落。”一位领队说,“我们相信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情。”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