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带领观众重温历史,缅怀先辈。
为了讲好这段故事,陈凯歌带领团队全情投入,从演员训练到场景道具布置,整个过程都力求完美。
本期《中国电影报道》,让我们继续走进国庆档特别策划,揭秘《志愿军:雄兵出击》诞生记。
走过四季 全场景刻画行路之难
《志愿军》三部曲以全景式的呈现方式,向观众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出兵、到结束战争这一完整过程。
作为系列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围绕决策出兵及入朝后第一、二次战役展开,让我们看到了戴如义、杨少成、孙醒等众多优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形象。
陈凯歌花费了399天拍摄《志愿军:雄兵出击》,创造了从影以来拍摄时长最长的纪录。
“为什么这么长,其实就是想把它拍好。”
陈凯歌说,这是他这辈子拍过最大的电影。
“这次是把一年中的四季都拍到了,从头一年的夏天,到第二年的秋天,我们始终带着敬意,认真完成每一个镜头。”摄影指导赵非补充道。
辛柏青经历过零下十七度的拍摄环境。据他回忆,那时候大军刚刚要入朝,穿的都是夏装,没有棉服,自己已经冻僵了。只要一喊停,工作人员就赶紧用军大衣把他包起来。后来跟导演开玩笑,他说自己冻哭了。导演还说,“真的吗?”
“志愿军真的太不容易了”。想到他们真实作战的瞬间,辛柏青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实弹训练 演战士首先“成为战士”
为了更好地展现志愿军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陈凯歌在拍摄前要求所有扮演军人角色的演员们提前进入军营,实战模拟,集中训练。
“军训是在我们做的准备工作中,占比较大的部分。”陈飞宇谈到。
“每天有军事教官带领我们在基地里摸爬滚打、拔军姿。”辛柏青介绍,从最简单的走正步、拔军姿开始,包括持枪姿势和匍匐越野以及投弹等等一系列军事动作,这些都经过了比较严谨的训练。
魏晨直言,很多训练内容在拍摄时未必能用得到,但能够用到的是体力训练。“只有在体力能跟得上的情况下,脑力和反应力才能跟得上,台词和表演才能够有余力去完成。”
原景复刻 1:1还原历史现场
中美在朝鲜战场生死拼杀的同时,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为了这一场戏,陈凯歌根据历史资料等比例还原了当年联合国会议现场,大到场景道具,小到人物表情动作,都力求与当年的真实情况一致。
张子枫在片中饰演新手外交官。她说自己当时还搜了相关资料提前熟悉状况。没想到进入拍摄现场之后,近乎1:1还原的场景让她震撼不已。“那种庄严和紧张的感觉,不用演就出来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蹦出了一种劲,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种力量。”
台前幕后的主创用数百天的心血凝聚成了《志愿军:雄兵出击》。
用魏大勋的话来说,这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在心,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些志愿军战士争取过来的,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正如陈凯歌所感叹:“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在松骨峰上浴血奋战的年轻战士!”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