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家“飞”来牡丹亭:
寻找让世界倾听中国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杰文津
孔夫子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本是用来描述学习的不同心境。告诉求知者们,能够让人亲近、快乐的“魅力”,才是求知路上最好的老师。
同样,这条格言适用于世间的很多事。在国际交往当中,一个国家,如果能够让其他国家的国民喜欢它,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那么,这个国家的作为必定能够受到尊重,它与大家的共同点会引来共鸣,它与大家的不同点会得到理解。
能让一个国家享受如此待遇的“魅力”是什么呢?是粗声大嗓门?不是。是横练筋骨皮?不是。是钱多家底厚?也不是。这种魅力,叫做国家文化软实力。它从哪里来呢?听我讲个故事。
2019年4月26日下午,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特福镇罗瑟街的绿地花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这位朋友,飞越了8000多公里的山海路途,满载着绵延四百多年的爱与敬意,来到这莎翁故里。
它,要在这里向所有见到它的人们讲述泱泱华夏的古典文化;它,要在这里为所有亲和善良的朋友讲述今日中国的美丽故事;它,要在这美丽的埃文河畔扎下根去。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亭台,名叫牡丹亭,它,来自中国抚州,那是东方文豪汤显祖的故乡。
时值莎士比亚诞辰455周年之际,古朴清丽的牡丹亭真的“飞”到了莎翁家。
从此莎翁的母亲河中,有了汤翁笔下的倒影。而汤翁的浅唱低吟又得以共沐一片莎翁梦中的月光。以这种创造性的形式,让两位因歌颂浪漫爱情著称于世的文豪相见,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浪漫气息。
不要小看一座亭台带来的浪漫氛围,这就是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互为异曲的文化形态交流交融,共鸣协奏;天各一方的中外人民相见相识,理解认同;各言其是的价值差异美美与共,倾听铭记。我想埃文河边的浪漫氛围里,最能体会到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魅力,体会到今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当下,我们还要面对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现实,还要用心琢磨,如何把我们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从而彻底扭转我们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憋屈”局面。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像“牡丹亭”一样的文化基因、魅力元素正被源源不断地注入世界机体,融入国际生活,塑造中国风尚。这必将会让更多的文化上的“他者”,成为心理上的“朋友”。也必将会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